李星文前瞻白玉蘭獎:誰是我心中的最佳劇集、導演、編劇?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12

譚飛:歡迎我們著名的李星文老師,我關注到你的第一時間的點評,我覺得評得很好,但是好像你也有一些補充,我們今天就找個機會來一起分門分項地聊一下你的想法,咱倆也做個交流。第一個就是當然最受關注就是最佳中國電視劇,有這些名單,《不完美受害人》《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繁花》《父輩的榮耀》《歡迎來到麥樂村》《漫長的季節》《南來北往》《問蒼茫》《問心》《追風者》,那麼星文老師對於這個名單有什麼新的觀察和要補充的一些觀點?

李星文:一個是我覺得這十部作品還是先總括地聊一聊,觀察一下。首先從它的介質來說,或者從報批的程序來說,可以分成網路劇和電視劇,那這十部作品裡頭網路劇有兩部,《不完美受害人》和《漫長的季節》,剩下的全是電視劇。如果從篇幅來說,長劇,我給它的定義是我一般認為20集以上的算長劇,20集之內的算短劇,或者說短劇集,短劇集只有一部就是《漫長的季節》,其餘的都是長劇,都在20集以上,這是兩種分法。

譚飛:介質的一個區別。

李星文:那這樣一看,其實你就能看出來白玉蘭獎,它本身是上海電視節當中的一個環節,其中的一個活動,它是以電視為底盤和來路的,所以你看儘管這兩年它已經把網路劇,包括一些短劇集都納入了它的視野,但其實還是以電視劇為基本盤。

譚飛:它的基本盤還是電視劇、傳統劇。

李星文:再把這十部劇稍微地觀察一下的話,我覺得今年的特點幾乎可以概括為《漫長的季節》和《繁花》的一個「雙雄會」,這兩部劇雖然長短不一,但是論它的總體成就,藝術成就和影響力還是比較勢均力敵的。它就讓我想起來2021年,三年前《覺醒年代》和《山海情》的雙雄會,那年也是,儘管其他選手實力也很強。

譚飛:但是這兩部最優秀。

李星文:但是真正在巔峰相遇的是這兩部作品,後來絕大多數獎項也是被這兩部作品瓜分的。所以我預測今年的主要的獎項很可能也是主要在《繁花》和《漫長的季節》之間產生,很可能是一個梅花間竹各領風騷的局面。關於雙雄會,其實在早的時候還有一次特別勢均力敵的局面,就是當年《潛伏》和《我的團長我的團》那年,那會兒好在什麼?它有一個專業人士評一Part,然後還有網友評一Part,專業人士評的叫最佳獎,網友評的叫最具人氣獎,所以這兩部作品當年就等於基本上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很和諧地過去了。

譚飛:那就是因為我們也問過閻建鋼主席,我說今年會不會有「雙黃蛋」,我說得也很明白,他說叫最佳,英文叫The best,那就只能有一個,就按照這個語義來理解,那麼閻主席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肯定最終評的就是那一個,因為是最佳的,星文你自己個人的就這雙雄會要硬挑一個,你會挑誰,原因是什麼?

李星文:咱們再說一下白玉蘭獎的源流吧,剛才說到了它是以這個專業水準見長的一個獎,因為我們的所謂電視劇三大獎,飛天是政府獎,要體現主流意識形態,金鷹是百花獎,要體現觀眾的審美趣味。白玉蘭獎一直就是以專業水準見長的一個獎項,所以說什麼叫專業?評獎既然叫最佳,去年是一個特例,因為中間2022年沒有舉辦白玉蘭獎的評獎,等於是兩個評獎周期合到一年來評。所以去年如果說有「雙黃蛋」的話,理論上來說是可行的,結果大家認不認,水準對不對那是另說。說到今年,我覺得今年就不應該再有「雙黃蛋」了。

譚飛:它不是一個特定的年代了。

李星文:因為它就是一個完整的評獎周期的作品,你就什麼都來一份就行了。哪怕再難取捨,你也就是一個,我覺得這是應該堅持的原則,這也是白玉蘭獎能夠長期地去確保它的權威性的一件必須做到的事。你說到讓我選的話,《漫長的季節》和《繁花》之間綜合實力相近,如果一定要選一個,我還是傾向於《繁花》,因為《繁花》的體量也大一些。再一個我覺得如果我們把一個作品細分成10項指標的話,它可能在細分的指標上佔上風的指標也會多一些。我覺得《繁花》幾乎是在電視劇的所有指標上都達到了很高水準的一部作品,反過來從另一個角度說,它是在任何指標上都沒有短板的一個作品,無論是它的主題立意、思想內涵、視聽語言、敘事藝術、演員表演,再加上它投入的製作費和精良的製作。

譚飛:投入的錢、時間。

李星文:可以說至少是五年磨一劍吧,所以方方面面綜合起來看,我覺得《繁花》的技術含量、藝術含量、心血含量會更高一些。

譚飛:而且都在說它是個孤品,其實孤品的意思就是說特別難複製。

李星文:它確實是孤品,我覺得就是因為電視劇顯著的特點就是長,所以說每天拍攝進度,必須比如說一天要殺掉五頁紙,否則你在正常的周期內完成不了,但是《繁花》偏偏就打破這個了,他就是我一天只殺五分之一張紙,是花了三年時間,補拍再補拍才完成的,這個過程就決定了它就是個孤品。

譚飛:因為它是逆著電視劇製作目前的一個規律在做的。

李星文:沒錯,如果用一個比喻的話,我覺得王家衛是用百米衝刺的速度跑了一個馬拉松。

譚飛:這個講得很好。

李星文:從它的最後的呈現來說,它每一幀都是比較講究的,整體精度密度都是很高的,但是它又是一個電視劇的長度,三十集,是電影水準的一個電視劇長度的藝術片。

譚飛:所以要求就太高,而且完成也太難了。

李星文:所以孤品這個說法是非常準確的。

譚飛:那你給了《繁花》,其實我也是覺得可能《繁花》的這種不可複製性上,是比《漫長的季節》要更難一些。《漫長的季節》應該說是能夠夠得著,《繁花》可能再夠上它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李星文:《漫長的季節》也很高,但是我底下的獎項會給它。

譚飛:好,那我們這個最佳作品就提到這。接下來講講最佳導演,王家衛的《繁花》,辛爽的《漫長的季節》,楊陽的《不完美受害人》,姚曉峰的《追風者》,鄭曉龍、劉璋牧的《南來北往》,你更看好哪位導演?

李星文:我的選擇這次就是辛爽了,剛才我說到了,我覺得《繁花》和《漫長的季節》整體實力是伯仲之間的,那既然兩個,我們姑且視為最大的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劇集,這永遠是最大的兩個獎。既然《繁花》已經拿了最佳劇集了,我覺得最佳導演就該給到《漫長的季節》了,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呢,我覺得王家衛這次的表現,他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視聽語言上,辛爽的藝術表現這次主要體現在敘事藝術上,三重時空非常複雜的嵌套和纏繞敘事,而且1998年和2006年沒有明確的標註顯示,完全通過妝發和敘事讓你一點也不會混亂,這是一種非常高的敘事藝術。

譚飛:因為《繁花》的Slogan就是有點像,比如說1998,它有巨大的幾個阿拉伯數字,那個也是一個視覺Slogan,但是我同意你說的,可能辛爽做的是更電影感,就是沒有那麼給人一種標籤化的東西,反而你會覺得自然感更強一點。

李星文:你看一說到諜戰劇呢,幾乎所有諜戰劇都有旁白,因為它有很多複雜的事,必須通過旁白才能交代清楚,但是《懸崖》就是一句旁白也沒有的諜戰劇。光說這一點,它在敘事上就比很多很多的諜戰劇要高了許多。《漫長的季節》也是三重時空,人家不打具體的年份,你想想其他的電視劇基本上都是要打的,因為不打大家肯定會亂嘛,字幕是一種服務,這是一個。第二個就是說《漫長的季節》是一個很悲的、很沉重的一個故事,尤其放在東北這個肅殺的帶有犯罪懸疑氣氛的這麼一個地域裡頭,你很可能會拍得非常的冷峻,非常的肅殺。但是你看完《漫長的季節》沒有這種感覺,因為當時他故意把外景地選在了雲南,而且是綠油油的一種感覺,你會覺得是一種溫暖的調性,幽默的調性,同時他沒有降低自己故事裡頭的社會內涵和甚至可以說是對我們所經歷的一些悲劇性的事情的反思,他一點也沒有降低這個東西,所以我覺得這又是一個特別高明的手法。

譚飛:提到了就是一個劇能做出哲學感,或者通過社會變遷做出人性的一個這麼多年不變和變的是什麼?這其實是挺有高度的,而且也是很難的,它又好看,又有高度,有深度。《繁花》確實因為大家知道王家衛是這樣,可能辛爽又是一個年輕導演,一個好像表面沒那麼高閱歷的人,做出一個那麼有閱歷的作品,給人感覺那麼有深度和綿度的一個作品,所以這讓人很震撼。

李星文:而且我再補充一句,我們通常會說劇集是編劇的藝術或者說劇本的藝術,電影是導演的藝術,這是一個常規的敘事。但其實到了《繁花》和《漫長的季節》,這兩部劇共同的特點是它首先是導演的藝術,這兩位導演參與了從劇本創意到拍攝後期,甚至宣傳,參與了這部戲的全流程,是真正的這兩部戲的靈魂人物,所以我覺得辛爽從這點來說,在他自己團隊內部他是靈魂人物,也應該首先給他一個最佳導演獎。

譚飛:而且我講一個花絮,有一次我去對話秦昊的時候,他講了一個細節,他說原來沒有他這個角色,辛爽為了他專門去了他前面那個劇組跟他待了幾天,說服他,然後創造了一個秦昊的新的角色進去,就他的付出和努力,包括把這個劇看的這種程度,還是比較罕見的。

李星文:每個環節參與都很深,我們當然不能說這是他一人的作品,但是他絕對是主導的這部作品,這是肯定的。

譚飛:絕對的藝術核心。

譚飛:但是我想問問星文老師,因為你說的可能王家衛他也不會去參加這個場合,甚至就算他拿獎他都不會去,那會不會因為這個原因。組委會說你既然不來,我們是不是可能不給獎了。

李星文:這是評委會的事兒,不管組委會和評委會,我覺得從專業標準來說,當然我不管你來不來,我都該給誰就給誰。但是我們也知道,國內外這些大獎評獎的慣例,那還是到場的導演概率要大一些,我覺得也姑且視為一個《漫長的季節》獲獎更大的概率的一個註腳吧。

譚飛:所以對《繁花》導演王家衛來說,他的整個導演生涯就是一個「漫長的季節」,他沒有那麼想象地在乎一城一池,可能大家覺得好牛。

李星文:我覺得他的導演生涯已經完美了,其實一般人是很難打通電影和劇集這兩種藝術介質的,他等於是讓電影和電視劇在巔峰相見,這個挺難的。

譚飛:就是相當於周伯通左右手互搏。

李星文:對,所以我覺得許許多多的人,不管是我們的創作者,還是觀眾,還是粉絲,都要學習這種境界,境界要宏闊一些,不要斤斤計較於任何一點一滴的得失。

譚飛:好,那麼我們現在提到這個原創最佳編劇,也先說一下名單,高滿堂和李洲的《南來北往》,高璇、任寶茹的《不完美受害人》,梁振華、胡雅婷的《歡迎來到麥樂村》,於小千、潘依然、陳驥的《漫長的季節》,還有趙冬苓的《父輩的榮耀》,這幾位跟星文老師也都是好朋友,你自己當然咱也不是得罪人,因為我們最終不是評委,我們只是提我們的想法,你的「心水」,你的選擇是哪一位?

李星文:既然是好朋友就得罪不了,不管我說什麼,都是從我個人理解的專業標準去說,我對這個獎項的選擇是《不完美受害人》的高璇、任寶茹。我們知道近年的女性題材是非常多的,為女性主張權利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那這部作品我覺得放在這眾多的這個女性題材裡頭,它是非常不一樣的,它是獨一無二的,在哪呢?在於它的視角是非常均衡的。我雖然講的是女性題材,但我不是女性單邊主義的敘事,我是站在人類的角度來考察這個女性題材。我把女性視角說好的同時,我也有男性視角,我會把兩性視角講得很均衡,它是非常客觀深入地在探討,就是強姦這件事情,種種方方面面諸多複雜的因素,如何認定,如何不能認定,男的有什麼過錯,女的有什麼過錯。在法律層面怎麼說,道德層面怎麼說,它拆解得非常的透,而我們的大多數女性題材就是女性單邊主義敘事,只具備情緒價值,不具備社會寫實和問題探討的太深的價值。

譚飛:所以星文老師說的這個就是它現在的難能可貴在於可能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還有一個非常公允的視角去描述男女,他們的複雜關係以及有些不可言說的微妙,首先它是一個極大的難度挑戰。第二講好不容易,被罵很容易,但是我們看到這次還真是口碑挺好。

李星文:但是正因為它太理性了,它兩方面都說得太深入、太均勻了,所以它不是個爽劇。就是說對那些已經習慣了享受情緒價值和習慣把自己帶進去爽一下的觀眾來說,它不是那麼爽,所以某種程度上有點影響到它的到達率了。這個很遺憾,但是我們知道放之世界上任何範圍內,理性的作品就是不如上頭的作品更容易掀起山呼海嘯的回應。

譚飛:如果說用一句話概括,好像這個劇很難找到只是那一句話,它可能更複雜一些,觀眾有時候就會覺得還有門檻,但其實它是個很好的劇。

李星文:所以我覺得因為它做了很多理性的思辨,高璇、任寶茹本來就擅長台詞,當年她們跟著趙寶剛出道,寫的那些京味劇,京味兒的青春劇的時候,台詞就非常的俏皮,金句也非常的多,密度非常大。這次又一次發揮了她們這個特長,而且不再去往幽默和金句這個方向走,而是往深刻和去真正地插入這個問題核心這個方向去走了,所以裡頭有很多排比句,很多彼此纏繞的,能夠男女性立場互換的這種思辨的台詞非常多,我覺得這個也是體現了編劇非常強的基本功和表達能力。

譚飛:當然其實像《漫長的季節》這些也是挺難的。

李星文:因為我們剛才說了,就是《漫長的季節》,我們已經把它的創作的靈魂歸於辛爽導演了,那就讓辛爽導演代表,他所引領的這個創作團隊就可以了。

譚飛:好,那我最佳編劇的改編獎項,有這些入圍者,柳翠虎、郎群力、李桃的《裝腔啟示錄》,口碑也是很好的一個劇,劉芳的《蓮花樓》,婁霄鵬的《塵封十三載》,秦雯的《繁花》,桐華、王晶的《長相思》第一季,那麼星文老師你的選擇?

李星文:我的選擇是《繁花》的編劇秦雯。

譚飛:為什麼呢?

李星文:首先咱們從人事方面考察,你在王家衛的領導下工作,那其實是需要一顆大心臟的,因為他精益求精,翻來覆去的折騰是免不了的。我也採訪過秦雯,她也講了整個從最初接觸到整個創作過程當中,那確實是非常磨人的。她說寫了《繁花》,在開機前差不多就已經五六稿了。她也始終在劇組盯著,跟著跟現場,然後每天要跟導演討論,每天要在已有的框架之上,還要進行微調和出飛頁。

譚飛:產生新的飛頁。

李星文:作為秦雯這麼一個之前也得過白玉蘭獎最佳編劇了,資深的編劇,已經有成就的編劇能夠塌下心來,來配合這件事情,這就不是那麼容易。而且從投入產出比來說,她投入在《繁花》上的時間可能夠她寫三部其他的暢銷的劇目了,因為都市情感劇她很熟,半年可能就出來一部。

譚飛:她目前的身價那得多少了。

李星文:她在經濟上也會有更多的收益,這個當然都是一些盤外的一些事了。更主要的是我覺得專業技能也強,《繁花》我們一直覺得王家衛的作品可能視聽語言很好,他的電影是以找感覺為主的,是很多這種若有若無的情緒,很多微妙的、曖昧的一些情緒的投射,讓大家會想起自己人生當中的某個瞬間、某段生活。我就很擔心他拍電視劇的時候敘事不好,搞得不堅實,弄的全是虛無縹緲的一些東西。但恰恰《繁花》你去細看,雖然它的敘事也很複雜,正敘、倒敘、插敘都用上了,鏡頭語言也很花哨,但其實故事也是完整的,而且是有起承轉合的戲劇鋪墊和戲劇高潮的,像黃河路大亂斗,這場調度非常複雜的戲,像最後的寶強大戰,資本市場,這種也是憋足了勁,讓大家發現起一個戲劇高潮,最後解套解得也很好,包括汪小姐能完成她的人物弧光,我們覺得汪小姐已經走進死胡同了,這也不接,那也不接,肯定要賠死了。但是早就埋了一筆,通過外匯比價的變化,讓汪小姐反敗為勝。這些很具有電視劇特色的戲劇橋段,我覺得秦雯肯定是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和立了汗馬功勞的,如果沒有秦雯,我覺得王家衛也完成不了這麼宏大的一個電視劇的敘事。

譚飛:因為還有他跟原來的金老師的原著比差別非常之大,應該說徹頭徹尾地做了一些改編。

李星文:從劇情來說那幾乎就是原創了,對吧?金老師給了一個人物關係,給了一些基本的這個海派的一些氣味,當然這個也不光是秦雯一個人功勞了,你看她去見王家衛時候,王家衛就給了她很多資料,說讀了四個書架的關於上海的書才寫的這個劇本,包括人家有股市的顧問,有涉及黃河路的也是專門的一沓資料,王家衛本身的資料收集工作已經很詳備了,所以我覺得這是個特別能夠凝聚力量的一個版本。

譚飛:而且原來大家對王家衛的理解,就是他可能會拍得比較飄,但是這次發現很落地,這個落地感可能原來沒想到,大家就跟你說的,很多小人物他的情節也是完整的,從頭到尾都是能有一條線很清晰的。

李星文:沒錯,我們還是說靈魂人物一定還是王家衛,但是劇情寫得這麼紮實,那秦雯還是要記首功的。

譚飛:就是執行力和落地能力,包括它整個人物的弧光。

李星文:還是那句話,《繁花》這個勞動量、技術含量、智慧含量要高於其他的一些作品。

譚飛:但我發現兩個就是比較獨特的例子,就是《蓮花樓》和《長相思》第一季按某種廣譜角度應該都算古偶,那麼為什麼這個最佳改編劇改編裡面有兩個古偶入選,你覺得也是一個什麼趨勢?還是說這個獎項的某方面的一個去向?

李星文:我覺得白玉蘭獎應該是有意識地往對接年輕觀眾這個方向在走,如果按照傳統電視劇的評法的話,那一定是現實主義作品會拿走99%以上的獎項,因為那是傳統的藝術評判標準。而且我們知道古偶這個類型,我覺得它本質上是服務業,就是滿足我們觀眾對於浪漫情懷,甚至有一些不可言說的慾望層面的事情,它來做這個服務。你既然是個服務業,第一位的是要把服務做好了才能有影響力,你如果想得獎呢,又需要在人文思考、藝術表現力方面再去發一下力。也就是說這是個既要又要的一個難度係數很高的活,這也就導致古偶它往往只能顧一頭,它能把服務工作顧好了就行了,藝術成色往往不太顧得上,所以它以往是比較難入圍的。當然我們知道任何一個藝術形式都是流動地發展的,既然劇集已經不能完全按照傳統的藝術評判標準去評判,它已經出現了很多新的形態了,那我想白玉蘭獎也是試圖把一些更受年輕觀眾歡迎的一些作品都給它納進來,先從劇本這個獎項來嘗試。

譚飛:慢慢進入。

李星文:對,還有就是可能演員方面我先給你個提名,你可能大獎是拿不了,但是能給個提名,也算是肯定。

譚飛:所以星文的判斷就是說白玉蘭的青春取向也是一個獎項作為「百年老店」的一條必要必須走的路,你沒辦法,我們就是說除了存量之外要找增量,一定每個環節都有一個拉新的問題是吧?包括獎項也有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