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翻拍電影成「重災區」 如何評價這股熱潮?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21

正在上映的港片《談判專家》改編自1998年的經典美片《王牌對王牌》,該片「照搬」了原作中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精彩內容,也因此贏得了7.4的高分和超過一億元的票房。

值得一提的是,《談判專家》並非特例,2024年領跑年度票房榜的電影《熱辣滾燙》同樣是一部翻拍之作。近年來中國院線可謂是「世界之窗」,各國許多故事被改編在了中國這片土地上。以2023年為例,國內翻拍電影的影片數量、來源地多樣性以及票房都達到了歷史之最。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審視與評價這股翻拍熱潮?《今日影評》本期節目邀請編劇宋方金與我們共同探討。

「炒冷飯」,觀眾也喜愛?

據近六年國內翻拍電影的不完全統計,最受觀眾青睞的翻拍原產地是日韓地區,最受觀眾喜愛的翻拍題材則是懸疑和愛情。那麼,為什麼大家如此熱衷於翻拍這件事情呢?

隨著電影創作的節奏越來越快,成功的翻拍範例證明翻拍已經取得成功的影片是相對快速的。並且被翻拍的影片群眾基礎穩固,票房潛力巨大,它們就像是後視鏡可以為翻拍電影探清路況,因此,電影創作者越來越熱衷於翻拍作品。

宋方金比喻說:「電影市場依賴於翻拍是特別令人遺憾的現象,太多的翻拍容易使創作者丟失原創力。這就像種地一樣,一味地用化肥催熟農作物,會導致土地板結。」

翻拍片,成為國產電影的重災區?

隨著國產電影翻拍佔比越來越大,不少觀眾對於翻拍作品的呈現效果提出了質疑,有觀眾這樣評價:「憤怒的點是有時間花錢營銷,但是沒時間用心寫劇本。」「任何翻拍電影我都不看,內容一樣就算了,名字都一樣,還不標明出處,和抄襲沒什麼區別了。」國產電影已經成為了翻拍影片的重災區。

翻拍不是原罪,宋方金認為一個良好的電影市場應該存在百分之十左右的翻拍作品,其餘百分之九十分別是是戲劇、小說、漫畫以及新聞事件等改編作品(佔比60%)和原創電影(佔比30%)。「亦步亦趨式的翻拍和丟失了自己文化屬性的翻拍是引發觀眾憤怒的重要原因。「宋方金總結說。

一方面,目前國內市場的翻拍作品更像是一種亦步亦趨式的「擺拍」,無論是鏡頭、台詞還是構圖都與原片幾乎一致,比如,《談判專家》中的部分鏡頭和《王牌對王牌》一模一樣。

另一方面,國外原版影片中呈現的文化屬性、人物關係和地區特色在翻拍過程中沒有得到本土化的改編,比如,春節檔的熱門影片《熱辣滾燙》對原版作品中內在的文化屬性並沒有進行合理的改編;影片《小小的願望》照搬韓國畢業生的生活狀態,導致很難與中國年輕人共情······其中,宋方金特別提到電影《忠犬八公》的翻拍:「根據我的判斷,《忠犬八公》這部電影的版權方對影片中表現文化特色的內容的翻拍要求比較強硬,創作者很難做到本土化創作,人和狗的故事在中國隨處可見,我們需要的是中國式的故事,而不是試圖將國外的文化屬性照搬到國內電影市場。」

陳思誠VS,翻拍導演哪家強?

提到翻拍電影,就不得不提陳思誠和包貝爾二位導演。近年來,導演陳思成憑藉翻拍作品贏得觀眾青睞,而包貝爾翻拍的五部電影卻均平淡無味。甚至有媒體稱「國產電影翻拍成風,為什麼他們成不了陳思誠?」

對此,宋方金回答說:「翻拍一定要把握住兩個點,首先要有改編的手段,其次就是要有有原創意識。以此為標準,包貝爾主導的《陽光姐妹淘》《動物園裡有什麼?》等翻拍作品都是比較失敗的,他的作品不是創作,而是照原樣描繪,消費原有的電影的價值。」

相比之下,陳思誠更喜歡抓住原有電影的精華部分並在此基礎上聯繫社會熱點,注入議題與情緒,創作出一個全新的作品。比如,影片《消失的她》保留了原版中核心的人物關係、鮮明的人物性格和復仇的爽感,在此框架之下將故事的發生地改編到泰國,既兼容並包,又流露出文化的異質感。

翻拍作品就像是一場耕種,導演把原版電影的種子種到地下,要用原創的養分澆灌,這樣作品才能五穀蕃熟,穰穰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