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絕望的文盲」更可怕的,是絕望的掙扎 加载评论...
資訊  娛小北  2023-06-05

本以為," 絕望的文盲 " 能被包裝成被上千萬粉絲追捧的偶像,過著日入百萬的生活,已經夠可怕了。

但看完 " 絕望的文盲 ",在那絕望的掙扎后發現,還是太無知了。

原來,比 " 絕望的文盲 " 更可怕的,是 " 絕望的文盲 " 的絕望掙扎。



什麼叫絕望的掙扎呢?

就是沒多少墨水還死鴨子嘴硬,被說到痛處了就厚著臉皮狡辯,被當場拆穿了就開始翻臉不認人。

總之,在難堪與絕望的邊緣瘋狂挽尊,可殊不知早已暴露了上不了檯面的超低素質與脆弱不堪的玻璃心態。

比如,在綜藝《天賜的聲音》中聽不得真實評價,還硬要裝作很有態度樣子的小鬼王琳凱。



與胡彥斌合作《你不是真的快樂》,胡彥斌開口跪,準確唱出來悲傷情緒,迅速將聽眾帶入其中。

而王琳凱,全程只唱出了快樂,聲調平平,聲音太嫩,咬字不清,嘴巴還張不開,總一副病懨懨的樣子坐在鋼琴上,既沒有感情又沒有技巧。

這兩個搭配,一整個王者帶青銅。



沒有電音的支撐,沒有炫技的舞台,王琳凱像是被打回了原形,很是拉胯。

可笑的是,他卻差勁且不自知。

在音樂評鑒人梁源對其聲音、情感做出點評時,他的態度極其傲慢無禮。

先是裝作耳機沒戴好,沒有聽清對方的點評,作為回應。



隨後,又毫不掩飾地打直球,怒懟對方管不著自己。



本來,現場氣氛還算輕鬆,他的一番掙扎,讓大家集體面露尷尬。

就連幫他說話的 GAI 與希林娜依高,臉上都掛不住了。



作為嘉賓來到這個舞台,卻不願接受逆耳的評價,一副 " 這就是我對音樂的態度你管不著 " 的樣子看的人腳趾摳地。

如此催淚的抒情歌,被唱得毫無感情,沒有硬實力,還強行硬拽,所謂的 " 態度 ",不過是被拆穿后的惱羞成怒。



什麼是態度?

龔琳娜曾在參加《為歌而贊》時,費心費力做出打破常規唱法的歌曲《守護著我的光》時被一群壓根沒有學過音樂的網紅們極力排斥,言語犀利令人下不來台。



堂堂音樂藝術家被一群小孩子在鏡頭前教育,場面一度很尷尬,但是龔琳娜不僅僅全程露出微笑,接納對方的意見與看法,還非常耐心地解釋了自己對這首歌的理解,以及對這首歌創作上的想法。



沒有被評價后的惱羞成怒,也沒有因對方不懂音樂而態度敷衍,反而耐心的解釋與平和的表達自我。

如此應對,既體現了個人修養,又能讓觀眾感受到她對音樂的深度理解,以及她對音樂的態度。



一位優秀的歌者,是能聽得進去意見,又能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與態度,這副對音樂的態度與個性並非是靠傲慢無禮來彰顯,而是靠過硬的實力以及自身的修養。

如此對比,高下立判。

站在台上嘴硬的王琳凱就像是絕望掙扎的文盲,既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與態度,還暴露了自身素質。



可悲的是,當王琳凱傲慢無禮時,他的粉絲卻緊緊跟隨。

在粉絲看來,傲慢無禮是個性,固執己見是態度。

人不紅卻飄了,歌難聽卻標榜自己是音樂人,連對粉絲激勵的話都說不出只能喊出一句 " 泰酷辣 ",如此偶像能火起來,就是一種悲哀。

用梁源的話說,作為偶像他壓根沒有起到正面引導的作用,相反,在教壞一群三觀尚未建成的年輕粉絲們。



更可悲的是,越來越多的歌唱節目逐漸抓馬,靠爭吵來獲取流量。

評委點評一句,嘉賓們就有十句伺候上,既做不到認真傾聽,又接受不了被指出問題。

這些爭吵畫面,正好成了節目組的流量密碼。

當一檔節目,靠如此抓馬情節博眼球,也就失去了意義與價值。



面對點評時的自以為是,暴露了王琳凱的玻璃心,更暴露了 " 絕望的文盲 " 的自我毀滅。

然而,在娛樂圈類似的自我毀滅式文盲做法並不在少數。

比如,在直播間里多次將懺悔說成 qian 悔的周也。

說的時候鏗鏘有力,絲毫沒有意識到錯誤,並且多次重複也沒有察覺到不對,即便男嘉賓多次暗示她正確讀音,她也沒有察覺,很明顯就是不知道 "懺 " 這個字的正確讀法。



很常用的常規詞卻能讀錯,讓人很難理解,但更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她接下來的掙扎。

被提醒讀錯之後,她迅速道歉給出回應,但並不是承認不會讀這個字,而是一直強調自己是口誤。

一個常規詞,被多次毫無意識的讀錯,而且兩個讀音完全不同,這都能強行說成口誤,也難怪被網友吐槽。



看著在直播間中瘋狂掙扎的周也,尷尬又著急。

還有多次寫錯常規字的王一博,可謂是 " 絕望的文盲 " 的鼻祖了,其粉絲絕望的掙扎,可謂是洗白屆的鼻祖。



連書都讀不懂,連常規字都能念錯的人,怎麼能讀懂劇本?怎麼給粉絲做榜樣?

做明星容易,想做演員就該腳踏實地去學習,這也是為什麼馬伊琍髮長文勸年輕人多讀書的原因。

因為只有讀得懂書,才能讀得懂劇本,演的好戲。



" 絕望的文盲 " 已然成為一大諷刺,而娛樂圈還在不斷上演著文盲的掙扎,充滿著尷尬與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