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奪冠,看完謝霆鋒和張學友新片,我想說:動作片就該這樣拍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28

還得是謝霆鋒+張學友。

暑期檔新片《海關戰線》首映剛結束,不僅單日票房穩居第一,更短短几個小時,就讓影迷圈炸開了鍋。

再看觀眾觀影后的評價,幾乎都指向了一點,「超燃」。

光是題材和故事,有新意,「港片少見的海關題材」,「打得上天下海」。

而謝霆鋒首任動作指導和張學友闊別8年後回歸影壇的演技,不出所料,是觀眾談論最多的。

即便不看影片本身,《海關戰線》在陣容上,也達到了港片頂配。

謝霆鋒、張學友坐鎮,林嘉欣、劉雅瑟、吳鎮宇、關智斌助陣。

第一時間看完電影,我依舊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就是一個字——

「爽」。

117分鐘沒有絲毫的尿點,各種打戲看到過癮,海陸空動作場面讓我大開眼界,影院的觀眾都看得目瞪口呆。

看完了沒人走,因為觀眾都被片尾曲硬控——謝霆鋒作曲,張學友演唱的《很遠的地方》。

暑期檔動作大片,就講究一個打得好、看得爽!而《海關戰線》,也貢獻出了原汁原味的港式動作風味。

不必懷疑,這個類型只要好好拍,一定是內地院線中遙遙領先的存在。

整部影片可以歸納為三個字。暑期檔第一炸的爆款密碼,就隱藏在其中。

01、「破」,類型融合后,港式動作片走上另一條大路

港式動作片,優點是類型優勢明顯,缺點是拍出過太多經典,故事容易陷入套路。

但《海關戰線》先用海關題材破局,再以類型融合為故事注入新意,改變了港片的套路和模式。

電影開篇就是一艘沒有任何登記的貨船,在暴風雨中失控,漂流進香港海域,海關人員登船檢查,卻意外查獲大批黑市軍火,而船上船員已經全部被滅口。

為追查走私真相,張允南(張學友 飾)派出下屬周正禮(謝霆鋒 飾)與泰國情報員Ying(劉雅瑟 飾),會同國際刑警,開啟調查。

到這裡,都是正常的動作片套路。

危機始於——

一群海外雇傭兵忽然殺入海關,劫走這批軍火,造成海關人員大量傷亡。

為什麼雇傭兵能精準找到軍火位置?

難道他們在海關內部也安排了內鬼?

張允南的直屬上司助理關長郭子強(吳鎮宇 飾)、 作風強悍的情報科主管邵雅瑩(林嘉欣 飾) 的入局,讓情勢更為複雜。

117分鐘的時長,各種人物支線錯綜複雜。

故事如同一輛高速列車,一路狂飆到最後,甚至還有主要角色意外下線……

各種反轉反轉再反轉。四條劇情線被導演邱禮濤塞得滿滿當當。

第一條線,軍火調查線。

海關查到失竊軍火來自泰國。

周正禮作為海關調查員,和劉雅瑟飾演的國際刑警一同假扮記者遠赴中東,採訪購買軍火的軍閥,想要順藤摸瓜挖出軍火走私幕後老大。

卻意外發現香港海關內部有內鬼。

隱藏的軍火走私犯老大是誰?又是誰泄露了海關扣押軍火的位置?

第二條線,查出內鬼線。

海關高層命令成立跨部門專案組,最有希望升副關長的郭子強和邵雅瑩直接在會上針鋒相對。

但如果內鬼就在他們之間呢?

高層爭論不休,中層更加被動。

被上司pua的張允南充滿挫敗,但內鬼是否有可能是患有躁抑症的他?

雖然內鬼線是港片標配,但能做到讓人猜不出內鬼卻很難得。

第三條線,心理戰線。

警匪的大衝突,正邪對立,大家都懂。

但大衝突盪起的每一層漣漪,對於深處其中的個體,卻都是驚濤巨浪。

劇中邵、郭兩位海關高層爭奪上位,軍火案是關鍵。

而張允南就成為兩邊爭奪的重點。

郭作為張的直屬上司,讓他查到什麼,直接跟他彙報,還不忘畫大餅,「我是你直屬上司,我好,你好。」

邵呢,是張的秘密女友,張更是將調查情報主動送上,小手一握甜蜜蜜?

但有沒有另一種可能,當女友也成為懷疑對象,這也是相互試探的高端局。

只是,與此同時,張允南需要付出的代價,也遠遠超乎他的想象。

第四條線,師徒情義戰線。

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周正禮和張允南的感情越來越深。既像師徒又像父子。

隨著調查推進,周正禮剛有進展,變局從香港傳來。

是無能狂怒,還是繼續調查?

這裡,我就不對角色的命運走向做更多劇透,留著大家到電影院一探究竟。

但大家可以看出,每個角色都有著一股深切的執念。

影片至此,一場錯綜複雜的決戰大戲即將呈現在觀眾面前。

不僅是動作戲、找內鬼那麼簡單,而是心理戰、人情戰環環相扣,前面埋下的人物關係暗線,在電影的後半段,都是伏筆。

這種多元類型融合的風格,也為港式動作片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

02、「打」,謝霆鋒指導的四場打戲,足以寫進教科書

電影的的動作指導,是謝霆鋒。

如果要我用一個字來形容謝霆鋒的動作指導風格,那就是:猛。兩個字,就是港味。

電影的動作場面非常多,從頭打到尾,有打戲、有槍戰、有飆車,有各種海陸空激戰大場面。

當影片的爆炸場面忽然而至,一時之間塵土四起、碎片直衝屏幕,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熱浪瞬間襲來。

而當失控的大型貨輪直接撞向維多利亞港,那巨大的撞擊聲,驚慌四散的人群,又讓我感覺彷彿身臨其境。

撞擊的過程過於真實,身旁的觀眾忍不住驚呼出聲。

除了生猛,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充滿香港風格的動作戲,電影中的動作場面和爆炸戲,並沒有依賴特效或後期製作,而是真打真爆。

當爆破點就在謝霆鋒身後不到一米處發生,演員臉上流露的緊張感絕對是不需要演的,那是人最本能的反應。

這才是謝霆鋒的動作風格。

所有人都知道陳木勝導演對謝霆鋒意味著什麼,而讓動作戲去到盡頭,正是陳木勝電影一貫的動作風格,陳木勝不在了,但港片這種打到讓人肉痛的動作風格,被謝霆鋒完全傳承了下來。

看完電影我才感嘆自己語言的匱乏,看著謝霆鋒、張學友在片中從「火里」打到「海底」,各種場面的轟炸、槍戰、反覆在觀眾的高潮點上蹦迪,完美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驚心動魄」。

單純用「拳拳到肉」都不足以形容,近身肉搏強強對決的激烈情景,平地打、車上打、海上打。每一秒都能讓人感覺到疼痛。

電影中的四場重要打戲,謝霆鋒故意模糊了海陸空的邊界,讓演員真實對戰,彰顯近身肉搏和上天入海的動作之美。

第一場,橡皮艇一對一擒拿戲。

電影開場不久的第一場動作大戲,就是香港海關查到走私船,周正禮發現一個嫌疑人從船上坐上橡皮艇逃跑,二話沒說跳上橡皮艇。

這場打戲非常不同於傳統的地面肉搏,而是在半地面半水中的船上打鬥。

在狹小的區域里,拼的是平衡與穩定,我全程就像觀戰的張sir一樣,

看的是提心弔膽,謝霆鋒的每一拳,都打在我的心巴里。

第二場,貨櫃車空中大戰。

海外雇傭兵根據內鬼情報,開車衝進海關搶奪被押的軍火,與海關人員展開大戰。

為了運走軍火,敵方武裝直升機出動,直接把裝著軍火的海運貨櫃箱吊起,雇傭兵從貨櫃車裡向下開火,貨櫃車又帶起一台車。

謝霆鋒單手扒上被直升機吊起數十米的貨櫃箱,被直升機釣到高空,最終無法保持平衡重重摔下。

好在他砸在汽車上,緊隨掉落的汽車貼身砸落。

如此高難度高風險的動作鏡頭,作為動作指導和領銜主演的謝霆鋒是親自上陣,製造出的緊張感絕非特效製作可比。

陳木勝真是沒有看錯謝霆鋒,這才是最正宗、搏命的港式動作風格。

演員是拿命去拼的。

第三場,以一敵五的一分鐘動作長鏡頭。

這場戲是周正禮衝進雇傭兵的地盤,在狹小空間和對方展開貼身肉搏。

這場戲,將謝霆鋒的身手展露無遺,專業的拳腳招式、如疾風般的敏捷。

更不用說那種強烈的打擊感很,就彷彿要從屏幕中飛出來,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那種拳來腳往的肉體碰撞和疼痛感。

面對以一敵眾的劣勢,周正禮需要一個能一擊制敵、盡量不傷性命的武器,而雙棍正符合需求。

謝霆鋒的每次出手都是快、准、狠,棍棍直擊要害,加上長鏡頭配合,看到我直拍大腿,熱血沸騰。

誰敢說港式動作片後繼無人?

第四場,潛艇生死對決。

當影片中雇傭兵的潛水艇沒入深海之時,周正禮也與敵方的最強戰力,展開了一對一對決。

海水不斷滲進來,兩人從踩著潛艇地板,到完全沉入水中,還在繼續打。

這裡先給大家留個底……全片最具壓迫感的打鬥就是這一幕。

昏暗的船艙中,周正禮死死咬住對方,最後把自己和對方拷在一起,不惜性命也不讓半點中國人的東西落入敵手。

這場困獸斗的打鬥戲,真是又緊張,又熱血。

幾場打戲下來,真的是盡皆過火,盡皆癲狂。讓我找回久違的看港產動作電影的感覺。

那種拳拳到肉、酣暢淋漓的爽感,才是最正宗的港式動作風味。

動作戲是港式動作片的靈魂所在,而這四場視覺盛宴已經足夠能值回票價。

03、「躁」,張學友演出了三張臉,絕了

張學友一直是港片影壇一個極特別的演員,雖然從未拿過金像獎影帝,但所有港片影迷都默認他就是影帝。

在《海關戰線》之前,張學友有兩張經典的面孔。

一張,是《旺角卡門》里的烏蠅,是個專業製造表情包的黑道小混混。

另一張,是《男人四十》里的林耀國,他是個沉默失意的國文教師。

但自《海關戰線》開始,張學友有了第三張面孔,張允南。

這是個十分特殊且複雜的角色,除了張學友外,我還真沒想到誰能演得更好。

為了塑造好這個角色,張學友用三段演技爆棚的表演,演出了人物的糾結複雜,一體三面。

走出影院的我,到現在還在為張sir,心裡隱隱作痛。

第一面,是內卷憋屈的打工人。

身為海關中層,張允南對工作盡責,對下屬關懷,對上司畫的大餅沉默以對。

面對上司無窮無盡的打壓,臉上處處透著打工人的卑微,實在是太細膩了。

張學友完全演出了張允南的隱忍、壓抑、悲情、不甘和抱負。

上司明面上的壓迫感,女友隱形的逼迫感,同事激烈內卷,這麼個原本佛系、只想找個陽光燦爛的地方退休的老好人,只能任由壓力一步步把自己壓垮。

這就揭開了人物的第二面——

一個時而冷靜時而狂躁的「高功能躁鬱症」病人。

張允南的躁鬱,張學友用了一種極力剋制的方式在演,效果卻出奇的好。

正因為人前好好先生的平靜,人物突然的爆發才更衝擊力十足。

第一次看他無人時熨斗燙自己,我整個人是震驚的。

而當一直都是模範男友的他,忽然手舞足蹈狂躁地說出「我不明白為什麼要遷就你們的計劃。」

我知道人物已經達到崩潰的邊緣。

張學友的表演在平靜和發瘋中反覆切換,那種割裂的狀態如同情緒走鋼絲,看的我心驚肉跳。

人物的第三面,就毫不奇怪——

一個被情緒壓垮的可憐人。

我最愛的,是張學友飾演個角色的複雜。

港式動作片中,對正派人物,即便前面有所鋪墊,最後也基本是正義的反轉。

但張學友的表演,卻讓人物在溫柔深情冷靜克制,和陰暗癲狂暴躁失控之間鐘擺到極致,

最後的爆發戲,帶出了極度的悲涼感,讓人脊背發涼,又隱隱作痛。

哪怕是這場戲,張學友的演技還是十分克制的。

幾乎看不到他有大的肢體動作和語言,但一瞬間的表情變化,告訴觀眾,人物內心深處的那頭野獸,被徹底釋放了。

也讓張允南這個角色,有了深度和廣度。

如果說謝霆鋒承包了武戲,那麼文戲的戲眼就在張學友身上。

這個角色至少應該為張學友帶來一個金像獎影帝提名。

影片還有個驚喜,就是林嘉欣,《男人四十》中,林嘉欣是暗戀老師的叛逆女學生,這次海關戰線,她已經是鬢邊冒出白髮的女強人了,林嘉欣的表演沉穩淡定,讓人看不清角色的真面目,對角色的把握依然是影后水準。

我不滿意的就一點,啥時候她和張學友搭檔,才不是BE。

至於劉雅瑟,已經逐漸成為港產動作片的動作擔當,眼睛意外受傷卻執意要求堅持拍,港式動作片,她還有的演。

不過要說片中最為出彩的角色,卻是戲份不多,但每次出場都驚艷全場的吳鎮宇。

作為片中專註畫餅從不兌現的上司,看他片中pua張sir,我全程都被帶入自己被上司狂懟的痛苦回憶,這演技太絕了。

一般的動作片,都會以「正義必將戰勝邪惡」這樣的版本來取悅觀眾。

但《海關戰線》卻能突破次元,提高一個維度,讓你看到正邪對決之外,感受到人性的複雜,這很邱禮濤。

04、港式動作片的出口在哪裡,《海關戰線》找到了

這些年,不乏唱衰港產動作片的論調。

但這並不代表,港片優秀的特質真的就沒了。

《海關戰線》身上,我們看到了港片的魂燃起來的樣子。

首先,是故事上的創新和努力求變的勇氣。

《海關戰線》在故事、劇情和人物上,都走出了港式動作電影創作的窠臼。

大銀幕欣賞影片,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其他港片的觀影體驗。

謝霆鋒張學友一武一文,看的我又燃又心酸,這種求變的勇氣,不簡單。

其次,是演員的突破和傳承。

當看到影片結尾,張學友和謝霆鋒坐在海邊聊天,戲里戲外都是前輩與後輩,那種港片的傳承感,真讓人淚目。

港星老去不可怕,可怕的是港片老去,那就是躺平,不再突破界限,不再創新。

但《海關戰線》證明,港片,還在拼。

最後,是找回港片的火氣。

我們常說港片身上有一股勁兒,讓它區別於其他地區的電影,但又很少人能概括講清楚這股勁兒是什麼。

看完《海關戰線》我想說兩個字:火氣。

什麼火氣。

就是明明受眾群體和輿論環境都不可同日而語。

但導演還是這麼拍,真打真拼,還要把動作張力頂到高處。

就連影片的角色,也是盡皆過火盡皆癲狂。

對於觀眾來說,影片是一杯烈酒,生猛、上頭。

但生猛炸裂的背後,影片也是一次溫情的致敬。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電影里珍寶美食坊一閃而過,那個《食神》等經典港片中常出現的港片地標,就像一次對港片近乎悲壯的深情回眸。

但港片故事還沒結束。

港片沒那麼容易死,香港電影人心頭的火,也不可能會熄滅。

《海關戰線》,就彷彿一道港片戰線,我們熱愛的港片總有下一個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