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夢玲會成為趙露思還是晚晚? 加载评论...
資訊  娛樂硬糖  2023-08-16

「以前看月亮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現在新人勝舊人了,叫人家牛夫人。」當易夢玲刷到#易夢玲儀態#的熱搜話題,大概就是這般心情。

自打踏上從網紅向藝人的轉型之路,易夢玲周遭的輿論氛圍陡轉直下。擱半年前,其顏值內容上熱搜,評論區是一水兒的「老婆貼貼」,而今卻變成了「這就上熱搜了」「內娛就是不挑,啥人都能進」「晚學繼承者」。

看客郎心似鐵,對易夢玲的「審判」可能才剛剛開始。一來,易夢玲逐夢演藝圈的行動路線已相當明晰,必然不會聽幾句冷嘲熱諷就輕易停下。畢竟有人討論就是流量,比沒人看、沒人評判的糊糊可強多了。二來,不少營銷號放料易夢玲將出演《偷偷藏不住》姊妹篇《難哄》的女主角。消息真假不論,很多書粉已經在抗議。

而隨著其努力轉型,易夢玲原本的網紅陣地難免有所疏懶,粉絲開始出現流失情況。

在過去十幾年的網紅史中,硬糖君一直認為晚晚和易夢玲在時尚網紅領域可並稱「雙絕」,其代表性在於都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美學範式。前者是「莫蘭迪色」,與當時主流的「嗆口小辣椒」風形成強烈差異化,贏得了一代文藝青年的心,成為當年的「豆瓣女神」,至今猶有恨鐵不成鋼者不斷建造「晚學」。

後者完成了「純欲風」的最終構建,將媚男轉化為悅己,解決了該風格在價值觀上的「合法性」問題。不管兩人的原創性幾何,總之風雲際會,她們都成為了一定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風格,其符號意義遠大於個人能力和個人成就。

但高處不勝寒,登頂也讓她們不肯走一般同行的變現路,要勇攀跨界高峰。晚晚當初不肯帶貨開店,一心要做藝術名媛,最後兩頭不靠。如今易夢玲也不甘心只做互聯網裡的美神繆斯,要自帶流量闖蕩娛樂圈。畢竟趙露思、白鹿這樣網紅轉明星的成功案例就在眼前,易夢玲能如法炮製嗎?

初次飛升失敗

2022年下半年開始,易夢玲就頻繁出現在雜誌、時裝周、紅毯活動上。人們經常能看到她和女明星同台競艷,網友由此推斷她要進軍娛樂圈。

今年5月,易夢玲在優酷戀綜《怦然心動的20歲》第三季擔任常駐嘉賓,開啟綜藝首秀。但這檔節目並未給她帶去足夠的曝光和熱度。從社交媒體的話題看,網友前期聊明星和網紅是否存在壁壘,分析易夢玲、張柏芝、沈月的顏值差距,後期則更多是在總結易夢玲的穿搭妝容。

總得來說,易夢玲的表現無功無過。最有水花的一幕是,楊迪在節目里提問「哪位成員最會(面對)分手」,易夢玲連連表示趕緊下一個,算是對分手傳聞做出回應,勾起了一些八卦興趣。不過,路人吃瓜的深度也就止步於看看微博、刷刷小紅書,很難轉化為易夢玲自己的人氣。

坦誠說,觀眾對網紅錄這類情感綜藝的接受度還是挺高的,前期關注度也驗證了易夢玲作為大網紅的流量。但易夢玲火急火燎又上了一檔演技類節目《一拍即合的我們》,這波操作可讓網友炸鍋了。

據官方描述,這是一檔演員搭檔研習進階真人秀,關錦鵬、吳鎮宇、許鞍華擔任研習製片人,歐陽娜娜、張雪迎、易夢玲等演員參與演戲。節目開局就是男女學員找心儀合作對象,然後面基、互選。

優酷大概是想,戀愛綜藝、演技綜藝都沒新意了,索性我給你來個混搭,熱鬧吧?據說節目最終選出的最佳拍檔將出演優酷定製劇,還有機會出演關錦鵬導演的新電影。這大餅一畫,觀眾對誰將成為「褲公主/太子」都好奇起來。

《一拍即合的我們》官宣定檔后,#易夢玲要開始演戲了#就登上微博熱搜。但評論區很快傳出一片抵制聲,網友的態度出奇的一致:「只能說別來沾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內娛的門檻這麼低了」。

但易夢玲也是懂互聯網的,在採訪視頻里示弱「我確實演戲是沒有經驗的」,算是找回了點路人好感。可節目播到現在,演技反轉尚未出現,氛圍美女的濾鏡還快被打破了。

在節目中,易夢玲出演《粉紅女郎》中萬人迷的片段,全程保持著標誌性微笑,每個動作彷彿都在追求定點效果,簡直開創了一種動圖式表演流派。本就不看好她的觀眾,這下徹底被勸退,刷到#易夢玲儀態#的熱搜都忍不住要嘲兩句。

不過從百度指數來看,易夢玲在《一拍即合的我們》播出階段,大眾知名度確實有所提升。她的相關熱詞也從馬思唯、純欲,向《一拍即合的我們》、蔣依依、敖子逸轉移,也算真正踏進娛樂圈了。

同劇本不同命?

在粉絲看來,外界對易夢玲轉型演員抱有太多刻板印象,青年演員的成長需要時間,僅憑一檔綜藝下結論,未免偏頗。再說了,白鹿、趙露思、劉宇寧、費啟鳴都可以演戲,憑啥易夢玲不行?

新一代演員的確走出一條跟前輩完全不同的成名路徑(《95四小花旦:一半網紅,一半愛豆》)。白鹿、趙露思所代表的當紅95花,都在演戲之前已經有了網紅粉絲,可說是自帶流量。此後又與長視頻平台形成或輕或重的綁定關係,最終憑藉網劇代表作在娛樂圈站穩腳跟。

這麼看去,易夢玲確實有類似基礎。2020年,她跟馬思唯的戀情公開,在抖音、小紅書逐漸開啟自己的頂流網紅時代,與純欲天花板、氛圍感美女等標籤緊密捆綁。截至目前,易夢玲在全網已經擁有2000多萬粉絲,網紅起點比白鹿、趙露思更高。

但看似都是網紅出身,白鹿、趙露思與易夢玲的人設定位、創作方向和業務優勢卻截然不同,這些從根本上決定著轉型的速度和結果。

2018年,趙露思的第一部網劇《哦!我的皇帝陛下》播出,當時整體數據非常一般。倒是趙露思在劇里說東北話的片段在短視頻火了一把,最經典的就是「卡禿嚕皮」的梗。趙露思的網紅創作也開始從顏值橫跨到搞笑,活潑靈動的個人風格得到了外界認可。

再看白鹿,最早因拍攝「貓的樹」系列短片嶄露頭角,被於正簽約后,出演了《烈火軍校》《玉樓春》等一系列網劇。演技雖平平,但勝在熒幕形象跟網紅人設一致,都是大大咧咧的「女漢子」路數。

這也是白鹿、趙露思一直被詬病演戲套路的主要原因。從網紅到演員,她們其實只是在不同賽道干同樣的事,相當於從互聯網跳到製造廠,但都是當會計。其人設、形象、風格一致,既沒有失去原來的吸引力和競爭力,也不會讓觀者感覺突兀。

易夢玲則不然。她的短視頻創作追求美的極致表達,從頭髮絲到腳指頭都要服務於拍攝氛圍。在綜藝《一拍即合的我們》里,易夢玲扮演萬人迷這個角色,按理說很貼合其純欲女神的形象,結果成片的表情管理用力過度。如果拆成一幀幀硬照或許不錯,串聯起來眼神和表情都十分呆板。

演網劇,演員不遭遇死亡大燈和魔鬼運鏡已是萬幸,要時刻營造易夢玲短視頻的那種氛圍感,那是絕無可能。許多網友之所以抗拒易夢玲演戲,也是考慮到她在綜藝里演自己都如此拉胯,讓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此外,白鹿、趙露思的演員身份先出圈,然後網紅過往才被更多路人所關注。易夢玲卻是反過來,先憑頂流網紅刷了一波存在感,再在大眾注視下以綜藝為起點,踏上演藝之路。先入為主的印象之下,要扭轉其實更難。

若要類比,似乎最合適的還是性別不同的劉宇寧。但劉宇寧可以跟OST買一贈一,易夢玲嘛,其實可以指導下現偶的妝造?

網紅轉型,是虧是賺

雖說在短視頻里尋覓藝人簽約已經是主流做法,但網紅轉型難也是不爭事實。在白鹿、趙露思、劉宇寧這些成功代表身後,還有費啟鳴、馮提莫等一大批失敗者。

究其原因,網紅藝人的優劣勢都很明顯,他們多數存在普通話不標準、台詞差、上鏡見光死的問題。未經雕琢確有改變進步的空間,但觀眾眼光挑剔、行業資源有限,網紅也並沒有那麼多試錯機會。

最尷尬的是,網紅轉型演員折戟以後,回過頭原來的陣地也失掉了,費啟鳴就是典型案例。這些年他一直混跡小體量青春劇,至今仍是演藝圈可有可無的存在。而回到抖音,費啟鳴也早已失去頭部網紅的位置,影響力大不如前。

易夢玲也面臨相同問題。

在短視頻時代,時尚、顏值賽道始終擠滿優秀創作者,比易夢玲更美麗、努力的不計其數,卻只有她成為了現象級網紅,把美變成了一種高度差異化的、深入人心的風格。

2018年,隨著女性意識崛起,迎合男性審美的白瘦幼一夜間成為被抨擊的對象。女孩們仍要追求美,但必須是自我取悅式的美,而非女為悅己者容。處在這種輿論環境下,易夢玲放大「純欲」風格中的「欲」,要女性直面並展現自己的「欲」,強調穿衣自由,將「媚男」轉化為女性大方展現自己。其具體形式則是甜美微笑、高顱頂髮型、辣妹穿搭的組合,製造出一套氛圍感拍照模板。

打開易夢玲的社交賬號,她在所有照片和視頻里永遠保持著標誌性的露齒笑,表情和神態也高度相似。一旦披上美女的人設外衣,她短時間也難放下這個包袱,就像網友說的,「易夢玲拍照綳腳尖是一種本能」。

眼下,易夢玲的轉型之路不順遂,事業進取心也遭到質疑。更尷尬的是,綜藝迅速打破了她苦心營造的氛圍感,曾經的「純欲天花板」人設不再站得住腳。由於無法扛住綜藝的細節鏡頭,不乏網友無情吐槽「嘴巴大」「比四大普女還普」「五官不和諧」等等。這一次,粉絲也無法再以「審美自由」「拒絕容貌焦慮」給出有力回擊。

在易夢玲最新幾期短視頻底下,氣氛前所未有的緊張。搶佔前排的熱心網友,幾乎都在分析網紅轉型演員的利弊。人們勸她不要自毀前程,「只要有資本誰都可以去演藝圈,那把我們觀眾當什麼?」

在採訪里,易夢玲曾對著鏡頭自信說道:「隔行如隔山,祝我成功」。這句話那英老師也說過,前半句是:「這很難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