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女小生」搶了明星流量?「玉面修羅」陳麗君為何成流量之王 加载评论...
資訊  美人豐盛  2023-11-03

一個職專畢業的「90后越劇女孩」一夜之間火遍全網,成為口碑超越明星的「大網紅」!

杭州亞運會上,「梁山伯」讓她初次出圈,《新龍門客棧》里,小生賈廷的舞台魅力把無數年輕女生迷得「五迷三道」,激動道:

「請讓我嫁給她,哪怕是妾。」

「這個笑,我真的!毫無抵抗力!」

有人用他反諷娛樂圈:

「娛樂圈一百個男的,都比不上一個陳麗君。」

「這可能就是張翰實際上想要的感覺。」

也有人讚歎這位網紅越劇小生對傳統文化傳承與發揚做出的貢獻。

「第一次在傳統文化里看見了性張力!」

中國人自己的天海佑希!「中國有自己的寶冢劇團!」

不止如此,上一代越劇小生名角茅威濤讚揚陳麗君:

「陳麗君是我們浙江小百花越劇院特別優秀又特別拚命的90后,所有的比賽,她只要去參加一定是金獎,他是唱、做、念、表、打,全能來。」

目前,每個月排15-18次的《新龍門客棧》已一票難求,不少網友為了一睹這位小生的風采,在網上四處求票……

這個讓娛樂圈地震,也顛覆了戲劇圈的女孩,叫陳麗君。

三代越劇女小生,一代比一代「帥」

80、90后或00后,都是從歷史、相聲評書、老照片里知道越劇有女小生的。

離我們最近的兩代「女小生」,一位是1939年生於上海、因「琪官」走紅的曹銀娣。一位是生於1961年的茅威濤。

曹銀娣師從「陸派」,也是花旦轉小生。因為演活了「琪官」,當時的各大劇院颳起了一陣「琪官」風,甚至有人因迷戀「琪官」而開始學越劇。

茅威濤則是越劇「尹派」的台柱子,目前擔任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很多喜歡越劇的觀眾,都熟知他的鄒士龍、陸遊或東方不敗。

第三代,就要數陳麗君了。

陳麗君出生在嵊州市的一個小鎮上,13歲時,小學音樂老師看好她的越劇和歌唱天賦,就建議她考嵊州越劇藝校,陳麗君果然走上了這條路。

她17歲時,浙江藝術職業學院與浙江小百花劇團聯合開辦了越劇班,陳麗君再次報考學習。畢業后就留在了劇團,師從茅威濤的尹派。

一開始,陳麗君學的是尹派花旦,但隨著她個子越長越高,氣質也越來越出眾,劇團建議他轉行「小生」。

陳麗君對「小生」是新奇的,但半途轉「小生」就相當於零開始,她危機感很強,擔心自己演不好,開始了「超人式苦練」。

每年越劇團5:30下班后,其他人不練了,她吃口飯,6點從窗戶跳進去一直練到12點,練身段、練唱腔、練打戲、練表演。

老師和同事「睜一眼閉一眼」,但也會心疼她,勸她說:「麗君,別練了,明天再練吧。」

她想得是:

「其他人都是直接學小生的,但我學了3年花旦才改過來的,必須去趕上他們!」

「劇場和舞台都是一次性的,不能保證哪一次不出錯,那就需要你千百次的去練,保證這個萬一……」

後來,一次決賽中出現了一點意外,鞋掉了下來,砸得她眼冒金星。但因平時練得夠多,表演的慣性,讓陳麗君十幾秒內做出了「本能式反應」,完成了表演,陳麗君一回憶起來這段就說:

「很慶幸我練得夠多。」

因為練得太多,陳麗君也出現過脫水暈厥的狀況。有一次茅威濤指導她練「三跪」的戲,結果她一跪直接暈倒了……

為了把戲演到深入人心,這女孩真是拼了命了。

不一樣的「玉面修羅」:劍走偏鋒源於底蘊深厚

《新龍門客棧》里的賈廷,因為陳麗君的演繹,硬是從一個配角成為了主角。

這個角色本是東廠督公曹少欽的義子,人稱「玉面修羅」,心思縝密而多計,是個「邪魅」的反派——這是小百花劇團根據觀眾審美原創的一個新角色。

陳麗君原定是演周淮安的,但定妝前一天劇團通知她,不演周淮安了,演賈廷,陳麗君興奮極了!因為她以前演的中規中矩的小生比較多,十分盼望有點突破。

而且這是一場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創新的:不同於傳統舞台,演員們要在四面都坐著觀眾的「沉浸式小劇場」表演,前排觀眾離演員的距離不到2米——這種安排是為了增加與觀眾的互動。

但陳麗君藝高人膽大,不僅毫不怯場,劇演完后,當前排觀眾要求她幫助拍攝時,她應邀拿起觀眾手機,直接抱起「老闆娘」轉起了圈(網路上爆火的那一段)。

觀眾掌聲如雷:「這就是名角的感覺吧!」

陳麗君把傳統舞台演出了「沉浸式」的感覺,這讓她自己也很興奮。

她說,被新戲衝擊之後,再演傳統劇目,也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只觀眾需要,演員也需要新穎。表演時依據傳統也不能離開傳統,在傳統和創新之間要找到平衡。

理念上的「先進」、技巧上的勤勉,成就了現在的「名角」陳麗君。

為何越劇小生搶了娛樂圈明星的流量?

現在不只是杭州人去看戲,就連北上廣的年輕人也紛紛趕去杭州看陳麗君,或者在網上,一遍遍看他抱著李雲霄轉圈[捂臉]。

陳麗君的粉絲隊伍發展壯大的勢頭,已經越過了娛樂圈明星。

而且粉絲們十分篤定自己的新偶像「越劇女小生」不會塌房,一定是優質偶像,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第一,「越劇女小生」業務能力強、寵粉且有人格力量。

雖然已成為「大網紅」,環球網、婦聯等國內權威媒體都報道了她,但陳麗君沒有驕傲,她的內核很穩,甚至可以說有人格力量。

她說:

「他們的這種信任,對我產生了一種自省,我就在想,你值得讓人家把你當成光一樣去追逐嗎?能不能真正帶給人家力量?所以,就會對自己更加要求嚴格一些。」

這樣的自省在娛樂圈明星中真不多見。

第二,傳統文化復興,觀眾審美提升、多元化、重內涵。

三年前或五年前,想看越劇的觀眾似乎沒有這麼多。但近年來國潮文化復興愈演愈烈,從漢服文化節人滿為患,京劇網紅爆火……出現越劇小生「網紅」也不新鮮。

觀眾審美的提升,帶來了「對有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的渴望,中國傳統戲劇就是一口「稍微一挖就能聞到清冽」的古井。

這給了陳麗君們從「小眾劇場」走向「大眾鎂光燈」的機會。

第三,這波90后太會創新了,「創新思維+深厚內涵」就是爆火基因。

如果陳麗君不知道觀眾喜歡什麼,就演不出那樣笑容和身段的「賈廷」。正因為了解傳統,才能基於「深厚內涵」的傳統戲劇進行創新,陳麗君才能以「現代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讓越劇散發出新形式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