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播1天,央視黑馬劇收視率全國第四,老戲骨演技令人拍案叫絕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4-05

要說近幾年,國劇領域表現最穩健的類型。

我認為是主旋律。特別是,是革命歷史戰爭題材。

一部《跨過鴨綠江》 驚艷觀眾,幾次央視重播都收視不俗,成為名副其實的戰爭劇王。

《理想照耀中國》《百鍊成鋼》《大決戰》《功勛》等作品的播出,更是讓觀眾意識到——

革命歷史戰爭劇,依舊好看。收視,也依然很穩。

只可惜,戰爭劇受眾雖多,這幾年的產出,還是太少了。

好在昨晚,又一部重量級的35集革命歷史戰爭大劇在央視八套次黃金檔開播——《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編劇,王朝柱,代表作《長征》《周恩來在上海》,還有《解放大西南》,絕對是這個類型的好手。

主演,更是個個家喻戶曉。唐國強、劉勁、王伍福、馬曉偉。

這個陣勢,難怪被央視選中播出。

從收視數據來看,該劇也沒有讓「央爸」失望,上線第一天即衝上0.97,成為全國收視第四。

這部大劇,能像當年的《大決戰》一樣引發收視熱潮嗎?等,等不出結果。向前沖,才能創造新的高潮。

那就一起沖吧,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一、劇情緊湊,開場三個一,還原歷史又兼具故事性

從當前已播出的二集來看,《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做到了還原歷史,並保留劇集上的故事性。文戲和戰爭戲都張力十足。

先是真實還原歷史。

過去很多戰爭劇,一拍解放戰爭,都會將劇情的重點放在三大戰役上。

但事實上,其中有的是精彩的大戰,就看怎麼拍。

本劇關注的,是楊羅耿兵團的故事。

即由楊得志任司令員、羅瑞卿任政治委員、耿飈任參謀長的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后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

該劇第一次全面完整地展現了楊羅耿兵團和晉察冀根據地革命鬥爭歷史,再現了該兵團解放華北的征戰歷程,從大同集寧戰役吃敗仗寫起,到主動甩包袱撤出張家口的戰略轉移,再到牽牛鼻子的游擊戰術。

打贏了清風店戰役,后又創造了佔領新保安、收復張家口,平津戰役后解放大西北的輝煌。

除了歷史大事件外,《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還以一個個小故事,以小見大突出戰爭的慘烈與精彩。

開場三場大戲,已經奠定勝局。

第一場大戲,一場鬥智。

故事開場,首先把鏡頭,對準了國共交戰雙方的最高層:我方的毛主席朱老總,

和國民黨方面的蔣介石。

一場軍事上的鬥智,已經開始。

而這場較量的核心關鍵,就是華北。

此時國民黨方面已經撕破了假和談的面具,大戰一觸即發。而晉察冀面臨的局勢卻是:兵力不足,加上派兵支援東北戰區,就更加不足。

而國民黨方面,則是厲兵秣馬。

軍事會議上,國軍也亮出了自己在華北的家底:三大戰區,11個軍,33萬多人。

三大主力,分別是孫連仲部,傅作義部和馬占山的東北挺進軍。

而在延安,毛主席,朱老總已經將蔣方面的戰略意圖,看得清清楚楚:就是集合孫連仲部和傅作義部的主力,東西對進,不僅要拿下張家口,更要消滅我晉察冀軍區的主力部隊。

而毛主席也早已想到了破敵之策:主動打破敵人的軍事合圍,打到外線去,再集中優勢兵力,奪取三路四城。

四城,即保定、石門、太原,大同。

可國軍方面也並非全是酒囊飯袋,他們通過我聶榮臻部的調動情況,已經推斷出我軍在華北的首戰之地:華北重鎮,大同。

一場大戰,就要在華北平原,上演了。

第二場大戲,一場「借東風」。

我晉察冀主力,最終決定先打大同。

可大同城堅,而我軍既缺乏攻打大城市的經驗,更缺少攻城重武器,雖然作戰英勇,戰局還是陷入僵持。

劇集在這裡,又拍出了三場重量級的「文戲」。

一場,是毛主席和朱老總,看著戰情通報,分析國民黨下一步會不會派兵支援大同。

毛主席一眼看出了閻錫山這個老狐狸,不可能放棄老巢去支援大同,那麼剩下最有可能出擊大同,令我軍腹背受敵的,只有一支部隊:傅作義部。

其中的關節,也被朱老總看的一清二楚,「大同,是國民黨二戰區閻老西的地盤,傅作義豈敢越境犯界,豈不是,落個裡外不是人。」

但毛主席沉吟片刻,說出了擔憂,就怕,螳螂在前,黃雀在後。

這個黃雀,就是遠在南京的蔣介石。

第二場文戲,果然就是南京的蔣介石,夜訪陳誠,商討戰略,他們也認為,關鍵在於傅作義。

陳誠心領神會,領命而去。

第三場文戲,是傅作義正唱著京戲——「設壇台,借東風,助周郎。」

正是京劇名段,借東風。

就在傅作義與女兒的對話間,蔣介石的急電到了,他看完喜形於色,「我終於能借到,蔣主席的東風了。」

隨即召集軍事會議,準備發兵救大同。

先說了一番大詞,最後道出關鍵,蔣介石開出籌碼:大同,歸入傅作義的戰區。

原來,這就是傅作義等的,蔣介石送他的東風。

一場大戲,將國民黨內部派系間勾心鬥角、相互掣肘的局勢,拍得淋漓盡致。

而接下來的第三場大戲,是一篇好作文。

傅作義發兵,想以圍魏救趙之策解大同之圍,集寧戰役,隨之打響。

另一方面,大同攻堅戰也在夜晚打響,挖地道,埋炸藥,夜色中,我軍向大同發起了猛攻。

這場大戰,可謂是槍林彈雨,炮火照亮夜空,喊殺聲震耳欲聾。

戰鬥場景異常的真實慘烈,讓人透過屏幕都感受到了戰爭的激烈,震撼力很強,看得人頭皮發麻。

然而最終的戰果是:大同城牆太堅固,我軍炸藥不夠,沒能炸開城牆,攻城將士,只能回撤。

大同久攻不克,傅作義部來勢洶洶,我軍最終放棄圍攻大同,大同集寧戰役,宣告結束。

傅作義順勢找筆手寫下一篇致主席的公開信。

南京的蔣介石,將公開信讀完又讀,愛不釋手,卻被宋美齡一番話,攪亂了好心情:心情不會變成戰場上的勝利,毛澤東也不會因為一封公開信,而亂了方寸。

兩軍交戰的這一回合的較量可謂是戲劇張力十足,既有軍事對決,更有談笑用兵,無形的博弈和火藥味。

甚至,還有諜戰元素。

誰能想到,這篇令蔣介石和傅作義都拍手稱讚的好作文,其實是出自我方潛伏在傅作義部的人員完成。

三場大戲結束,看似國民黨方面暫時佔據上風,但正是從這裡開始,我晉察冀部隊開始按照中央部署,放棄一城一池的爭奪,找回運動戰的優勢,戰局,馬上就要逆轉了。

不管是雙方的鬥智還是戰場的對決,不僅展現出兩軍的戰局變換,更重要的是鋪墊出了雙方截然不同又歷史必然的原因與結局。

國軍或許有可能一時得勢,但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二、形神兼備,演技派&老戲骨生動還原歷史原型

劇集從主演到配角充斥各種演藝圈熟臉,而這幫演技派也在演繹歷史角色時做到有形又有神。

先說幾位觀眾最熟悉的特型演員。

老戲骨唐國強在劇中再次扮演毛澤東,71歲的他生涯已累積五十餘次扮演毛主席,詮釋角色形象絕對是駕輕就熟。

周恩來的扮演者則是演了70次以上周總理的特型演員劉勁,雖然開場戲份不多,但一場通知潛伏在傅作義部的我方人員「不必考慮中央對他的看法,放心去寫這篇文章」的戲,還是充分演出了總理的睿智。

「朱德特型第一人」王伍福也參演了本劇,這位老戲骨生涯更是扮演了上百次朱老總,演技曾得到朱德夫人的點名稱讚的他,演朱老總可以說是爐火純青,蒲扇一搖,像是從歷史書里走出來一樣。

這些演員多年的特型表演經驗讓他們對角色有了極為精準的詮釋,舉手投足間盡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風采。

再說驚喜。

比如馬曉偉飾演的蔣介石。

在表演上,開場兩集,他就將將蔣介石的焦慮、多疑、心機等特點演繹出來。

尤其是月下問策陳誠那場戲,當聽到陳誠說出傅作義害怕越界閻錫山的擔憂,蔣介石頓時發作:難道他閻錫山,就沒有怕的人了嗎?

一個表情,怒氣不形於色,卻溢滿屏幕。

還有和宋美齡的一場對話戲,從反覆聽傅作義公開信的欣喜,到被宋美齡點醒的不悅,再到被宋美齡說服后的沉吟,情緒變化,如行雲流水,絕對是高水平的演技示範。

還有,總政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翟萬臣飾演的傅作義,也很驚喜。

這幾年這位老戲骨最出圈的角色,是《人民的名義》中的紀委書記田國富。

沒想到這次扮演傅作義,演技表現也相當精彩。

除了身形氣質對味,最好的地方,還是演出了傅作義的小心思,特別是在院中悠然唱《借東風》的段落,味道非常對。

到屬下送來蔣介石的急電,正中他的下懷,他再次看了一眼面前的部下,自言自語之後,又忍不住哈哈大笑。

寥寥的幾個動作、眼神就把傅作義穩坐釣魚台的心態和象瞬間在觀眾面前立了起來。

有了這群演員的精彩出演,這讓《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有了最好的依託,這個依託,就是群像演技。

三、有里有面,有大有小,細節設計真牛

人物演好、故事講好,劇集的質量就已經可以保證了。

但在這些基礎上,這部劇還不乏其他精彩亮點。

首先是畫面。

雖然劇集畫面樸素寫實,沒有近年流行的電影化影像。

但大量的實拍,尤其是部隊行軍大全景,我指戰員策馬奔騰的場景,還是一下就拍出了華北平原的遼闊。

劇集的格局,頓時開闊起來。

當然劇集最精彩的,還是一大一小。

大,是劇集格局之大。

故事雖然是集中我晉察冀軍區的幾場大戰,但卻處處拍出了華北戰場背後那個人——毛澤東。

全劇可以說對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特別是其軍事戰略思想進行了全面深刻、形象生動地表現和闡釋。

「能打仗」的標誌、「打勝仗」的秘訣、「聽指揮」的關鍵、「戰鬥力」的源泉,都拍得清清楚楚。戰爭劇迷,絕對過癮。

不過除了大,還有小。

小的,是細節。

兩個細節,讓我記憶猶新。

都跟吃有關。

第一個,是羅瑞卿吃不上的早飯。

劇中大同之戰戰局艱難,作為政委的羅瑞卿吃不下早飯,勤務兵沒辦法,眼神求助司令員,司令員一番「滅此朝食」的話說出來,羅瑞卿才勉強捧起飯碗。

可還是忍不住跟司令員討論起戰情。

剛要吃兩口,軍報傳開,傅作義的部隊動了,部隊立刻開拔,吹響出發號,一個早飯,還是沒吃上。

第二個,是毛主席和朱老總口中的大棗。

傅作義找全軍最好的筆手,也就是我方潛伏在過傅作義部的人員寫下了致毛主席的公開信,目的,自然是想讓毛主席亂陣腳。

可這邊毛主席看了信,悠然找到朱老總,一起去院子里走走,邊走邊討論軍情。

戰勢雖暫時不利,但兩人很快想出了破敵之道,那就是放棄一城一池,打運動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靜待戰機。

至於這封公開信,朱老總建議不但要下發軍區,更要登在我們自己的報紙上,既是警醒,也是回應。

兩人邊說,邊操起了院子里的大棗,一口一個,放進嘴裡,吃的叫一個香。

從這樣生動的場景里,也才真正能理解什麼叫「毛主席的胸襟格局」。談笑間吃個棗,已經於戰場千里之外,鼎定乾坤。

細節是小,格局卻大。

看得出,《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劇本下了很大功夫。

它的恢弘,不只靠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戰役,還有一個個歷史場景中,真實的人。

它的史詩感,不光靠大戰役、大場景、大投資撐起,還有歷史進程里那細微的脈絡,一頓朝食,幾個甜棗,也是歷史。

很少有革命歷史戰爭大劇,開場兩集,我軍依然暫時處於被動,但事不虛構、功不贅述、過不迴避,才更讓劇集具有了「歷史紀實」的品質,達到了「可讀、可信、可鑒」。

所有人都知道,歷史最後的走向——

「要打就徹底的打,打出解放軍的威風來!」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的歷史邏輯只有一個:人心向背。

不得民心的背光者,註定潰不成軍。

而哪怕遭遇一時的挫敗,只要向著陽光走,我們的隊伍,必然一路逆轉戰局。

總有一日,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歷史自有定數,而能拍出生動的歷史,就值得觀眾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