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被網民盤到包漿,對現今國產劇作有多少借鑒意義?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無解的。
因為就像鄭曉龍說的那樣:
「好作品經得住時間考驗,不是得獎掙錢」。
作者 | 9527
編輯|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鄭曉龍導演對《甄嬛傳》開播13年來始終熱度不減這回事,多少還是有些得意的。任何一位編導演,都希望自己的影視作品經久不衰,何況在2011年《甄嬛傳》播出的時候,還沒有「女頻」這個概念。
何止是「女頻」?
13年前連電視都有人看。
13年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家開始集體擁抱「網路亞文化」。
這些都離不開科技的發展,以及素人話語權在網路上的比重逐漸增大。
小破站上有位UP主叫「小芃路子野」,目前擁有168.3萬粉絲,這個女孩子玩的就是個抽象——
在她的妙手二創中,《三國演義》《葉問》《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白蛇傳》等人物都被賦予了二次元風格,她把這些人物融到一起,來個關公戰秦瓊。且每一期都善於捕捉當下網路流行元素,短片時長只有三四分鐘,信息量巨大。
我入坑就是因為她的《甄嬛傳》,雍正玩花手、安陵容成了毒師、華妃當人間散修、孫答應變成孫悟空,另外還有暴走祺貴人和鐵血淳常在,以及「後宮巨人傳」。
她不是二創《甄嬛傳》的主流,真正的主流還是網民,無論看過沒看過這部劇的,手上多少都有幾個表情包。
尤其是嬛嬛側首一笑的gif圖。
皇后那句「臣妾做不到啊!」的「箴言」,也幾乎成為打工人私下吐槽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的必備。
回到嚴肅話題:
《甄嬛傳》被網民盤到包漿,對現今國產劇作有多少借鑒意義?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無解的。
因為就像鄭曉龍說的那樣:
「好作品經得住時間考驗,不是得獎掙錢」。
01
網路時代,人性解讀
《甄嬛傳》在行業內的現實意義有哪些呢?
它是首部在Netfilx上付費收看的中國電視劇,當年大結局播出時收視率破2%,成為收視冠軍。同時在歐美日韓,以及港台地區陸續播出,除了傳統獎項拿到手軟,還獲得了第5屆海峽影視季「最受台灣觀眾歡迎大陸電視劇」殊榮。
當年《甄嬛傳》熱播之時,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電視機里放這部劇,出門吃個飯,連酒店包間的電視機上也在放。
應該說即便在今天,《甄嬛傳》都很對觀眾的胃口:
大女主復仇、古裝職場、活色生香、男歡女愛。
簡單設定,女主從傻白甜一路殺出來,最後成了黑化的皇太后。
這一路,愛起來天崩地裂,恨起來人畜不分。
何況那麼些個嬪妃爭寵算計,給予了職場打工人多少參考?幾番思量?
倒霉的「橘貓」就是老闆的現實映像,大家都假裝愛戴他,背地裡都在算計他。
他傻,又不傻。
天天念叨「菀菀類卿」,無非是老闆在公司里的真實心態——
需要崇拜,且需要真心地崇拜,儘管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從皇後到答應,一層層對他的態度就像副總、部門經理、總監、項目組長和員工一樣,每個層級對待「皇上」的角度都不一樣。越往上走野心越大,彼此也在相互拉幫結派,但有一點統一:
「皇上」,是最大的那捆「韭菜」。
因此「皇上」就像老闆,信錯了人也要付出慘痛代價。
這個代價,具體到娛樂化就是網民自發給他「彈腦嘣」。
現在我們談論「男頻」和「女頻」,無論題材、類型,《甄嬛傳》都具有深遠的參考意義,即一定要照顧到觀眾(網民)的情緒,且一定要有對現實生活的參考意義。
何況本身就基於小說《後宮 甄嬛傳》改編的劇作,本身就保留了原著作者對現實社會及女性情感生活的鏡像描述。
在十三年裡,《甄嬛傳》被解讀最多的就是人性。
當然,這種解讀如果不加文藝化的表述,簡單易懂的一句話概括,正是觀眾自發的總結:
「當一個女人開始化妝時,說明她要發大招了。」
02
放下裝扮,感同身受
倘若做個也許不太恰當的劇作爆紅現象類比,另外一部於2015年播出的《太子妃升職記》也可成為參考。
這部劇誕生在真正的網路時代,上線48小時播放量突破千萬,開播9天累計播放破億,平均每集彈幕超過6萬條。
此外,它成就了彼時名不見經傳的女主演張天愛,使其正式進入當紅藝人之列。
《太子妃升職記》的出圈較之《甄嬛傳》更顯得簡單粗暴——
糟糕的布景、簡陋的道具,在尋常劇組和出品方對此避而不談的情況下,《太子妃升職記》卻樂於敞開讓人評價,甚至帶頭自嘲。對於觀眾來說,這種「親和」的姿態讓人卸下了觀劇前的防備——
反正就是沖著樂子來的,看看也無妨。
不料一見之下,通俗易懂。
大家在接受既定的穿越背景的前提下,觀劇多了一層理解。
但《太子妃升職記》的案例無法復刻,它始於逆營銷的宣傳策略,迎合的是當時觀眾「眼前一亮」的獵奇心態。
今天再用這種方式做宣傳,可能就只有「嘎子偷狗」這種噱頭了。
而且該劇也沒有像《甄嬛傳》那樣形成足夠的長尾效應,除了撐起顏值的演員不夠多,就是劇作質量上較之「正統」而言尚缺乏幾分餘味。
拋開類型暫不討論,《甄嬛傳》的硬體設置(服化道及布景)以及領銜主演的知名度確實不可同日而語,何況在劇情設計上,角色也並非「一鏡到底」式的解讀。
比如人人罵作「綠茶」的安陵容,可憐與可恨並存。華妃娘娘是該劇第三順位「奇葩」,但年世蘭最後的哭喊也博得幾分理解。女主一路上升時遭遇的反派角色絕非簡單的臉譜化塑造,結合宮斗的殘酷性,每個人的變化都有著合理的解釋。
對於觀眾來說,渴望看到的是溫情與殘忍並存,愛情與現實交織的感觸。這些僅憑簡單的「爽」是無法支撐劇情和人物的。
僅以「甄嬛」的心路歷程轉變為例:
入宮——恩寵——排擠——冷遇——爭鬥——黑化——成功。
每個階段人物的眼神舉止都在變化,每個階段陪伴她成長和阻撓她成功的人也敵友莫測,她對「橘貓」的觀感變化,也經歷了「仰視——平視——俯視」的變化。
這些變化都隨著劇情漸變,觀眾看來不會有突兀感,甚至會在很多情境的設計中感同身受。
至此,眾多演員精彩的演技功不可沒,《甄嬛傳》自身過硬的內容呈現也讓其在十三年間不斷為人津津樂道。
網路時代,讓人們對《甄嬛傳》的記憶延續至今。
03
文化通俗,理解經典
2022年10月,「溫太醫」的扮演者張曉龍在中央美術學院上網課。
學生們紛紛戲精上身,在「溫太醫」講課的時候,大家把頭像換成了《甄嬛傳》里的人物,並一直說著劇中的經典台詞。
「溫太醫」也不含糊,直接來了句「各位小主萬福金安」,接著講課……
無論對《甄嬛傳》是否有感,大多數人都知道它是一部能夠影響到網路社交的國產電視劇,這一點包括鄭曉龍在內的所有主創及演職人員可能都沒想到。
包括「溫太醫」在內的「遭遇」,也是網路亞文化之於影視劇創作的推力,它不僅讓眾多當年主演或參演《甄嬛傳》的演員們紅極一時,也讓觀眾(網民)在觀看其他同類型電視劇時多少都會拿來做對比。
可以預測的是,即便再過十年,關於《甄嬛傳》有關的網梗囧圖和金句依然會流傳在網路上,因為情感、權謀、職場等這些話題不會消失。
某瓣上,《甄嬛傳》仍然保持在9.4,可見人們對其的肯定。
2024年10月29日媒體採訪導演鄭曉龍時,問到「一說經典很多人都不敢觸碰了,就像很難有人能重新拍好《甄嬛傳》?」
鄭曉龍的回答是「《甄嬛傳》已經拍完了,但是後來類似的劇也有人拍……創作總是不同的。」
他的回答側面詮釋了「創作精品劇」的理念——
劇作呈現的著力點在於傳遞和接納。
傳遞想要表達的主題,並讓觀眾有選擇性地接納主題中蘊含的思想。
無論觀眾最終如何解讀,網民如何二創,都基於劇作本身過硬的品質。
《甄嬛傳》播出至今,能讓人們從各種角度理解它,詮釋它,無論雅俗,都是對作品的肯定。
對於現在的網路而言,玩梗能玩很久,何況它契合人性。
在國產電視劇中,由《甄嬛傳》誕生的網路亞文化必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