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瘋了,王俊凱變了,顧長衛的《刺蝟》太狂了!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21


顧長衛:這部電影關注個人存在的價值、意義和選擇,在這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環境和周圍的人。

葛優:這個人不同於常人,他是一個安靜、老實,但被應激了的人。

王俊凱:雖然自卑,但是他內心的火苗還在燃燒,這個度的把控挑戰很大。

鄭執:電影改變了小說悲涼的底色,賦予的一絲暖色是小說原本沒有的東西。

1905電影網專稿 6月20日,入圍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的中國電影《刺蝟》迎來世界首映,這部由顧長衛導演,葛優、王俊凱主演的新片,已經讓影迷期待許久。

影片改編自鄭執創作的短篇小說《仙症》,電影里的故事時空從1980年講到2019年,跨越近40年,聚焦一個家族裡兩個不合群的人。

葛優飾演王戰團,王俊凱飾演王戰團的侄子周正。在周遭人眼裡,一個是「瘋子」,一個是「逆子」,在具有荒誕色彩的東北世界里,上演一連串鬧劇下的悲喜故事。

葛優第一次演精神病人,王俊凱挑戰詮釋口吃少年角色,他們的表現究竟如何?而已經六年沒有交出新作的第五代導演顧長衛,是否能回到《孔雀》和《立春》的高水平?

01

你是否有過生活被「卡住」的感覺?原著小說《仙症》的最後一句話寫道:「從此我再不會被萬事萬物卡住。」電影也把這句話獻給所有觀眾。

和小說一樣,影片抓住了這個關於生活被「卡住」的表達內核,緊緊圍繞、走近王戰團和周正這兩個曾被生活卡住的人。

王戰團遊離在瘋癲和清醒之間。他喜歡寫詩、唱歌、下棋、看書,痴迷廣袤神秘的海洋,心懷追尋自由的浪漫主義理想。

「我從荒野來,要到大海去,遠方的汽笛已經響起,生活卻攔住了我的去路。」從王戰團寫的一首情詩開始追溯,我們會慢慢了解到他發瘋的根源。

周正是王戰團故事的講述者,回望他的過去,旁觀和參與他的現在,目睹了種種荒謬和不解的行徑,也一步步揭開王戰團瘋癲背後交織的複雜成因:

他有過被他人受盡折磨的歷史過往、有錯過摯愛的遺憾愧疚、有遠航夢想的徹底幻滅,有婚姻家庭里的不幸遭遇、有備受冷落歧視的個人處境......

王戰團卡在了那片他無法湧入的「太平洋」,周正則卡在了天生患有「口吃」。

周正因此而性格內斂自閉,父親嫌他學習愚笨留級,母親帶他四處治病、迷信求偏方,同學欺負霸凌他,甚至在心儀的女孩面前丟失自尊......

一個在青春期的少年,一個令人心疼的少年。只有王戰團,與他無話不談,也只有這位在外人眼裡是異類、怪人的大姑父,才真正理解、關心周正的內心。

王戰團對周正說「你沒病」,周正對王戰團說你也不是「死子」,正是看似與周圍世界相斥的這兩個人,或許才是那個在落後愚昧的生活環境里顯得更加「正常」的人。這對一老一小的忘年交,形成了一組相互對照、緊緊相連的鏡像關係。

因此,我們會看到這兩個可憐人是那麼懂得彼此、靠近彼此,在無助中相互慰藉,也在痛苦中相互拯救。我們越看也越會發現,故事裡的所有人,實際上都無助困在了自我封閉認知的世界里,他們也無不都是時代下的可憐人。

02

葛優很會演,塑造過太多經典角色,到了創作晚年的階段,還能再突破嗎?

如同他在發布會上所說,「30年前我說過一句話,30歲可以演80歲,80歲斷然演不了30歲,所以路窄了,找我的戲也少了。」

然而這次,葛優真的是遇到了近年來難得與其表演風格適配度極高的角色,也好在有了葛優,才能把小說里的王戰團還原得如此鮮活立體,讓我們再度見識到這位表演藝術家的高超演技,甚至有再更上一層的驚喜。

葛優擅長演小人物,注重把控微妙的神情和台詞語句的節奏感,演蔫慫貨、滑頭痞子、憨厚老實人這類角色都是他的拿手好戲。姜文曾評價葛優的表演風格具有「不確定性、極端性、「幽默感」,在王戰團身上,他把這些表演特點都融合發揮到了極致。

葛優對王戰團的理解和再塑造已臻化境,出神入化般演出了王戰團介於瘋癲與理性的精神臨界狀態。

他用那種「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表演風格來呈現王戰團的偶爾瘋癲,恰到好處。當這種獨特的味道融入到王戰團這個近似於曾讓他拿下戛納影帝的「福貴」類型的悲劇型人物時,就引燃了更具有強大能量的共情火焰。

葛優演出了瘋而不瘋,也演出了悲哀傷感的人物底色。有一場戲實在令人難忘,他坐在煙囪上遠眺、呼喊祝福女兒婚嫁、禁不住流淚又強忍淚水的糾結表情,在那一瞬間,全世界彷彿都靜止了,唯有葛優百般滋味的面容和一邊抽煙一邊些微抽泣的聲響。

他在同一時刻演出了王戰團的喜悅、遺憾與自責,這場讓苦難有了實感的哭戲極具感染張力。

作為正在表演上升期的年輕演員,從《斷·橋》《萬里歸途》到《刺蝟》,王俊凱正處於嘗試不同戲路、磨練精進演技的階段。

這次通過塑造口吃少年周正,他從初中生演到了畢業工作后的成年人,特別是在聲音表演的不同演繹和控制力把握方面,交出了重點突出的功課。

他在片中展現了周正兩種完全不同的說台詞的聲音,一種是他少年時期說話的口吃狀態,一種是他字正腔圓的旁白,形成強烈的對比反差。

王俊凱演口吃時的台詞沒有特別多,人物的每一句話都是精鍊重點,因此必須傳達準確,他說話時對結巴斷句的演繹並不刻意,同時放大了對錶情和肢體語言的表現,來彰顯這個角色「無聲反抗」的態度和行動力。

我們也更加被王俊凱在兩極轉換的情緒里所吸引,他演出了周正內心的自卑和不甘,也演出了他面對強權逼迫的憤怒不滿和奮起抵抗的勇敢。

而當周正「周正」了,王俊凱的另一條音軌——抑揚頓挫的畫外念白就顯得更加意味深長了,這是另一道塑造周正成長轉變的隱藏線索。

03

從掌鏡《紅高粱》《霸王別姬》的第五代攝影師轉型導演后,顧長衛執導的首作《孔雀》技驚四座,奪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評審團大獎,第二部《立春》將蔣雯麗捧上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孔雀》《立春》和《最愛》,組成了顧長衛的代表作「時代三部曲」。

當從文藝片賽道轉換到商業類型片后,顧長衛卻無法適應市場,《微愛之漸入佳境》和《遇見你真好》遭遇兩連敗。

這次以《刺蝟》重整歸來,更是一次重振旗鼓,回到了當初「時代三部曲」的表達精神和勇氣。

作者、編劇鄭執提供的文本樣貌和「時代三部曲」有很類似的基因:人物的疾病、悲劇命運的底蘊、逃脫不出現實的困境、寓言式的書寫手法等,都非常適合顧長衛來改編拍攝。

嚮往浩瀚無邊海洋的王戰團,何嘗不是《孔雀》里懷揣傘兵飛翔夢的高衛紅、何嘗不是《立春》里想登上巴黎歌劇院的王彩玲,他們其實都是一類人。

他們有著和周遭時代環境格格不入的慾望和堅持不懈的執念,這促使他們去努力突圍抗爭,又在抗爭中節節敗退,無奈妥協於現實。當生活一次次把他們的價值都撕碎了,也就形成了真正的悲劇,令人動容的悲劇。

王戰團的歸宿和「時代三部曲」里的主人公一樣註定是無望的、被卡住的。反而是在下一代周正身上,我們最終會看到他的逃離、蛻變和對王戰團信念的傳承,看到了理想主義還有出口,看到了生活還有希望。

這個具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在冰山下藏有解讀深意的小說故事,也沒有讓顧長衛徹底回到創作的「舒適區」。

他沒有走到以往具有紀實風格的文藝片路線,而是打造了一出以喜襯悲的好戲,將類型框架和藝術性相結合,既有強可看性的故事情節,也有深度的人性思索。

《刺蝟》基於小說,有超出小說之外的點睛妙筆,有不少屬於電影語言的神來之筆。

幾乎每一個拍攝畫面的角度都微微傾斜,直接將我們置身於一個非常態的故事語境;汽笛的、香煙的、煙囪的煙霧,化作一縷縷勾連人物命運的意象隱喻;大量近景和特寫的鏡頭,不停流轉在時空更迭的王戰團、周正和整個家族群像里,近距離流動注視著那一張張緊張、焦慮、慌神的面孔。

在並不長的片長時間裡,電影以一場急速的奔跑,開啟了整部電影高強度的節奏速率,把我們捲入了一場信息量飽滿的敘事風暴和狂亂的精神分析里,去觀察其中「病症」,去找尋其中「病因」,去看那隻「刺蝟」到底指向的是什麼。

然後迎向大海,跳入大海,隨著王戰團和周正,我們也遊了出去,舒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