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長達一周的點映過後,由潘耀明執導,劉德華、白宇、莫文蔚主演,打出「華語首部輻射災難電影」旗號的陸港合拍片《焚城》於今天11月1日正式公映。
由於港片和災難片失勢而票房前景不佳,但確是誠意之作
目前,從並不突出的點映上座率,和公映首日僅為1500萬的實時票房來看,本片的商業前景談不上樂觀。
其實這並不能令人感到多意外。一方面,以內地為主要票倉的陸港合拍大片們近兩年來由於題材同質、套路陳舊、缺少新鮮血液,帶給觀眾的新鮮感缺失,受眾基本盤嚴重萎縮,票房普遍跳水,已經不再吃香。
另一方面,災難片作為2020年之前曾風光過幾年的大片類型,出現過《逃出生天》《救火英雄》《烈火英雄》《中國機長》等由香港導演掌舵的成功案例,但隨著《緊急救援》《驚天救援》等超大製作的慘烈撲街,該類型的「大場面+強煽情+群像刻畫+最後一分鐘營救」公式,也已經成為了被觀眾厭倦的明日黃花。
有這兩大不利因素傍身,再加上導演潘耀明的執導履歷又不突出(上一部導演作品是去年豆瓣4.8分的《別叫我「賭神」》),有誰敢對《焚城》這樣一部陸港合拍災難片抱有太多期待呢?
即使是製片人江志強在電影上映前那些雄心勃勃、對影片充滿信心的發言(「香港電影不能總是一種套路」「本片和香港社會議題強相關」「這部電影是我的豪賭」),也只能被徹底疲勞於港式大片的觀眾們看作是自賣自誇的營銷話術——畢竟這幾年來,映前打出各種新題材、新人設的噱頭,實際上成片還是「老一套」的豪華港片,我們見得少了嗎?
但看完片令人意外的是,這次江志強沒有騙人。
雖然《焚城》從整體架構、人物塑造和橋段構思上,依舊沒能完全擺脫港片的既有公式,但勝在視角多面、災難假定寫實感較強,且能像近年來一系列聚焦社會熱點議題的「純港片」一樣,完成了批判現實、推演各階層港人心態、歌頌香港平民精神的使命——這在一向以展現爆炸場面和「卧底反轉」為主要任務、設定離地的合拍大片中,可以說是具有突破性的誠意之作。
從上到下多方視角出發,是模擬預演災難的「真災難片」
《焚城》的故事靈感來自一篇外媒報道,美國某位環保專家將100個追蹤器放在計劃銷毀的電子垃圾中,10個月後,大部分追蹤器的信號都來自香港——不法商人偷偷將這些含有危險成分的垃圾拆解後轉賣,香港正是最重要的中轉站。
而在片中,1996年時任香港財政司司長的范偉立(劉德華 飾)因放鬆管制導致電子垃圾失火,自己的消防員妻子因此殉職,為彌補過錯,范偉立辭職攻讀學位,成為環境專家。
2007年,黑心商人方銘鏗(周文健 飾)、高培德(王敏德 飾)堆放在皇後山垃圾場的電子垃圾失火,極高危放射性物質銫137有泄露風險,危及數百萬市民生命健康,香港大片區域有成為無人區的風險。
暫代特首的方銘鏗妻子、現任財政司司長方王惠明(莫文蔚 飾)集合各部門商討對策,范偉立也作為顧問加入其中。而在另一邊的垃圾場前線一線,范偉立小舅子黎傑峰(白宇 飾)帶領的消防隊員,則需要在颱風來臨之前執行好隔離放射物的任務……
很顯然,香港不是第一次在影視作品中遭遇大災難,但《焚城》值得稱道的一點在於:片中的災難不是單體建築或某個地標受災的規模,而是危及數百萬人的末世級放射災難,放眼過去十年的港片,恐怕也只有《拆彈專家2》中的核彈危機能與之比擬。
而又由於片中的災難起因是人禍導致的意外,而非《拆彈專家2》中過度癲狂戲劇化的「恐怖分子喪心病狂」,《焚城》的災難假想顯然要更加寫實。當片中天文台長哭著念出可能百年內都將不適於人類居住的一串區名時,對於地狹人密的香港而言,本片無疑代表了對香港一種帶有強烈科幻色彩的末世想象。
而正因災難假想這一「天命」(儘管起因是人禍)的相對寫實,《焚城》關於「人事」的著重點,也自然要往現實的邏輯靠攏。
故而影片採用了一種「災難模擬沙盤推演」的敘事方式:當這樣的災難發生時,從廟堂之上的特區政府,到一線救災犯險的基層公職人員,再到千萬民眾,他們的回應會是什麼樣的?問題將以什麼樣的流程得到解決?中間會暴露出官僚系統和資本主義體系的哪些裂隙?
也正因「辦公室開會」和「一線救災」兩部分篇幅並舉、甚至前者分量更重的「文武相濟」結構,《焚城》令不少觀眾聯想到接近於日本政府災難模擬的《日本沉沒》和《新哥斯拉》——這兩部的特點,在於適當弱化災難大場面的娛樂效果,更加著重對日本民族集體焦慮的反映,以及對國家高層政治的嚴肅向剖析。
而與它們同一類型的《焚城》,至少在合拍港片的範圍內,通過模仿提升了自身的深度,絕非「沒本硬寫」的陳詞濫調:影片格局上不再是將災難單純當作合理化視聽奇觀、創造角色犧牲條件的功能背景,而是將災難放到中心,回歸了災難片「假想末日」的根本屬性,並借這個「檯子」,將香港電影自身擅長的政治隱喻和資本主義批判融入其中。
這是它在華語災難大片中獨樹一幟的東西。
批判和讚美並舉,最終葆有希望
很明顯,《焚城》的批判炮火,主要是指向了無良富商視公共安全為草芥,以及部分政府官員自私怯懦、害怕擔責的「甩鍋」心態。
在《焚城》當中,銫137泄露的災難源於富商王敏德和周文健的非法轉運,而給這一不法行為事實上開了口子的,是劉德華在財政司司長任期間放鬆監管的法案。
在災難發生時,劉德華認為可以就近徵用王敏德所有的豪華宅邸組織放射物擴散,為了救災大局,臨時特首莫文蔚不得不向壞人讓步——災難的製造者反而通過災難脫罪,可謂無奈、諷刺。
只有靠前體制人劉德華最後「玉石俱焚」的自殺式曝光,才幫助正義重回香港。「這個世界不是只屬於你們有錢人的」,片尾這句頗具分量的慷慨陳詞,和去年香港全民爆款《毒舌律師》中的「法律面前,窮人含捻」太過相似,都表達了一種赤裸的憤怒,給香港民眾出了一口惡氣。
而影片對於上位者的批評則更加尖銳:臨時特首「(什麼都不做任由放射擴散)是天災,民眾可以原諒;若是決策失誤則問題更大」的自保心態,當權者對民眾封鎖消息、自己卻悄悄通知家人避險的自私虛偽,也刻畫得相當尖銳。
總之,如此具有衝擊力、能為香港人民「瀉火」的現實批判話語,能出現在近年來「本地性」越來越稀薄的合拍大片中,不能說不是一種突破,也無疑令人欣慰。
但縱使如此,本片神似《寒戰》開頭的「特首不在港」設定,公務員系統中勇敢博愛的個體們,以及高官們最終與消防員同一戰線、同情共感的轉變,都說明影片對高層公務員系統的批判留有一定轉圜餘地,聰明的同時,也為《焚城》保留了潛台詞上的多義性。
至於影片中災難一線消防員施救的部分,則是比較典型的群像英雄刻畫,有賴於危險狀況逐步被探測、揭露的一波三折,救災行動的計劃、目標、最終決定方案也都經歷幾次反轉,故事並未徹底落入俗套,以商業大片的標準衡量,精彩程度也在水準之上,在這裡不多贅述。
香港雖是以契約和個人主義為基石的資本主義社會,但在電影中面對天災,以白宇、王丹妮、謝君豪等為代表的基層消防員,也體現出不同社會中英雄共通的奉獻精神。不幹巴巴喊口號、上價值,而只是自然而然尊重天職,為市民、兄弟、愛人而戰,困厄時堅韌不屈,犧牲時哼歌擁抱死亡,令人動容。
香港前證監會主席沈聯濤曾說過,香港是一個同時包容所有真善美和假惡丑的小世界。
在《焚城》中,災難是照妖鏡,暴露了怯懦和卑劣的同時,也展現出體制內理想主義者、基層公務員、底層民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香港精神」。縱然暗面始終存在,但影片最終的結局,也算是對香港未來的寄語——就如劉德華在開頭所說的那句「我對香港充滿希望」一樣,一部真正好的香港電影,應該表達出這種精神和能量。
毛病也不少,但總歸是良心合拍片
當然,說了這麼些誇讚的話,《焚城》的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
一方面,其本質上還擺脫不了對其他政治類災難片的模仿,跳出「陸港合拍大片」這一大多數作品都陳舊老套的圈子,就不那麼有新意了。
其二,《焚城》有明顯的效仿幾部香港本土現實題材爆款的痕迹,擺明了是沖著激發香港觀眾的情緒去的。這指的不單是批判富人的主題,從演員陣容乃至於角色人設,既視感都夠強烈的:王敏德飾演的滿嘴粵英夾雜的精英反派,幾乎是《毒舌律師》里他的角色原樣搬運,形象有些浮誇刻板,還是沒能脫離臉譜化的毛病——其實片中的其他不少角色,也都還殘存著「港式懸浮」的痕迹。
至於影片國語版配音質量不高的問題,也是合拍片的老毛病了,還是盡量看粵語版為好。
最後,也是《焚城》被認為最懸浮的一點:香港如果發生超大災難,中央政府必定會強力援助,輪不到港府的高官閉門獨自處理,而影片完全忽略了這一點。電影中所有的行為主體只限於香港一地,內地的影響被完全捨去,顯得太「見外」,也太不合理。
不過主創做出這樣看似不合理、有遺漏的選擇,也多少可以理解:如果非要把中央的角色寫進去,無疑會使《焚城》的敘事格局大幅膨脹、變得難以掌控,另一方面,也會給電影帶來把握陸港關係刻畫尺度方面的困難——只能說,從影片創作的角度而言,也不失為一種發生在平行世界的「假定性合理」。
當然,即使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就目前在兩地的前期評價來看,內地觀眾和香港本土觀眾的評價也依然以正面居多,可以說是在低期待之下的一個意外驚喜。
縱然因為身處冷檔期、觀眾對香港大片和災難片信任下降等多項原因,《焚城》很難取得足夠回本(傳製作成本2.8億港幣)的票房成績,但對比近年來太多隻知打槍和爆破、毫無靈魂、為拍而拍、脫離香港本土現實語境的陸港合拍大片,《焚城》值得一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