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拍戲真傷亡,演員拍戲騎假馬 加载评论...
資訊  墨娛  2023-08-29

突然看到這個熱搜時,我著實愣了一下。

因為在幾年前,我就在一部南極探險紀錄片里看到過,他說過這種話。

翻看了網友們的討論,發現說得就是同一件事。

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就還以為這是金城武最近講的話。

突然出來這樣一個熱搜,是金城武有新片了嗎?

並沒有,唯一與他有一點點關聯的時事,大概就是最近的日本核污水排放。

而他,國籍為日本,目前在日本隱居。

大概是某些需要KPI的傢伙,無事可炒翻出舊聞罷了。

金城武本人並不需要這些炒作,這些年關於他的消息幾乎絕跡。

說來也是無奈,對於動物的悲憫,也是他淡齣電影圈的理由之一

在他最火的時期,「帥氣」是他的第一通行證,即便沒有演技,也能靠這副皮囊斬獲觀眾的心。

可他非要靠演技來證明自己……

因此在退隱娛樂圈之前,金城武留下了多部代表作,如今仍有人對他在電影中的表現津津樂道。

不只是觀眾著迷他的盛世美顏,圈內人也都贊他帥得有特色,小S曾非常變態地形容:我看到金城武哦,差點就失禁哦!金城武真的太帥了!

冠希也承認,金城武是比自己更帥的男人。

秦嵐說,金城武是自己的理想型,陳喬恩一直想要追星金城武,直接在社交平台上喊話「感謝你的存在,夠我喜歡你好多好多年

又好看又有能力,事業發展得那麼好,導演找上門求他拍戲,可他還是選擇了隱退。

陳可辛透露金城武接電影有三個要求:片場有電腦、有網路、距離不可太遠

電腦和網路好說,距離這個要求實在太難辦到了。他不願意離家太遠,就等於拒掉了絕大部分大導演的電影。

不止是這三個苛刻要求。

還有對生命的憐憫。

他隱藏在內心的善良,不便說出來,那畢竟是整個行業的慣常做法,他無力抗爭,只能選擇用各種理由去推脫戲約。

在那部紀錄片里,他看到冰面上的海豹屍體,默默垂首一言不發,悲傷了很久。

由此引出了他對影視行業使用「動物道具」的看法。

一隻用來拍戲的鳥,讓他難過了這麼久,隔了多年仍然忘不了當時的悲傷。

還有文首提到的「被粘在桌子上的小兔子」,金城武說完之後,為了掩飾自己的難過,突然笑了起來「這種工作,真的不想幹了」

不想幹了,就真的不幹了。

他喜歡玩電腦遊戲,喜歡養鳥和小動物,喜歡不問世事,喜歡不被人打擾。就宅在家裡,舒舒服服的深居簡出。

知名導演來約戲,至少得談半年,還得再答應他無數個條件。

再後來,談都不肯談了。

於是漸漸的,連狗仔都打撈不到他的消息。

他是個極度淡泊名利的人,曾說過「要沒有人注意我,那就是最好的獎賞了」。

如今因為這則舊事,金城武又被頂上了熱搜,卻仍然沒人知道他最近的行蹤。

但既然舊事重提,我就想順勢說一下,關於影視行業動物演員的問題。

細心的觀眾應該能夠發現,如今很多涉及到動物「受傷」的影視劇,都會特意在片尾打上這句話「本片/本劇沒有任何動物受傷

這是近些年影視行業的進步,以及對生命的尊重態度。是值得讚揚和推廣的。

在十幾年前,動物演員不能稱之為演員,在劇組工作人員眼中,它們只是用完即棄的道具。

金城武的熱搜詞條下,有多位網友提到了《犬王》

這是一部1993年拍攝的電影,因為拍片聘用的動物演員遭受殘酷虐殺,使得這部片臭名昭著,憤怒的網友給該電影打到了2.1分。

片中的動物演員海龍,是一名立下了三等功的軍犬,多年來和戰士們奔跑在第一線,訓練有素擁有赫赫戰功,被徵用來拍片,是因為它已經退役了。

工作犬退役后,不僅僅有身體上的舊傷和日漸衰老的折磨,還有突然失去工作后的心理問題。

如果從狗狗的視角來看,被招來拍片的海龍,是以為自己又開始被需要了,於是非常高興的配合劇組要求,叼起了炸藥包歡快往前沖。

沒想到一聲令下,嘴裡的炸藥包真的炸了,海龍血肉橫飛,命喪當場。

那些訓練過海龍、與海龍並肩作戰的戰士們,怎麼都想不到,導演會將炸藥包換成了真的。他們看著血腥殘忍的畫面痛哭流涕,後悔不迭。

軍犬落得這樣的歸宿,和當時對動物的保護意識淡薄有關。

除了心痛它的戰友們,片場幾乎沒有人對此提出質疑。

而觀眾,都以為那是特效畫面。

後來姚守崗導演受節目邀請,提起這部老電影,他笑著談到幕後細節,說「我心裡挺不好受的,別看只是一條狗」。

他還說過以下這些話:

「為了讓表演顯得更加地真實,我們給一隻訓練有素、屢次立功的軍犬綁上了真實的炸彈,在鏡頭前,它奔跑著被炸成了碎片。」

「當時沒有經濟和技術條件做特技,又必須達到藝術效果,當時是在北京軍犬基地拍的,基地領導說有一條退役的軍大已經很老了,而且病得非常厲害。雖然我不大懂安樂死,但我們能做到的,就是讓它最後可以很快結束痛苦」

網友說:我小時候看這部電影哭得死去活來,長大了才知道,居然是真的被炸死了!

軍犬海龍也想不到,自己一生風裡來雨里去,什麼驚險場面都全身而退,到最後卻因為拍個電影連全屍都沒落下。

最讓人破防的是,以海龍的專業技能,它應該聞得出那是真炸藥,但它還是義無反顧的叼了起來……

而這個被炸飛的鏡頭只有3秒,鏡頭也是拉遠的,根本沒有必要用一條生命去追求這3秒的真實性。

與海龍有同樣遭遇的動物演員,在上個世紀比比皆是。

例如《悲情布魯克》里,被蒙上眼睛推下懸崖的那匹馬。

劇情是它要和主人一起落崖,每次牽著它走向懸崖邊時,它就拚死抵足,悲鳴不已,怎麼都不肯向前一步。

最後導演吩咐工作人員將它的雙眼蒙住,生拉硬拽的推向懸崖,它自知已無生還機會,眼淚大顆大顆的流下來。

馬兒流淚落崖這一幕,倒是成了同行們一致讚揚的鏡頭。

既然人可以用替身墜崖,為何馬就一定要用真身?這個問題,是當年電影人不會考慮到的。

因為那時候特效技術不夠成熟、且耗資巨大,算算成本,當然是直接死一匹馬或者死一條狗、一隻貓、幾隻鳥來得更有性價比……還能追求真實的效果。

說到貓,《大宅門》里被悶死的那隻貓,是真的被悶死了。

那些90年代武俠電影里,摔倒在地上的馬,也是真的摔了。

他們會在馬兒前進的路上拉起絆馬索,或是直接在馬的腿關節處綁上繩子。

馬在奔跑的時候突然被絆倒,幸運的可能只是受點皮外傷,不幸的,當場折頸而亡。那些摔斷腿的馬,再無利用價值且不會醫治,多數是直接處死。

趙文卓的某部電影,這匹馬當場摔死

隨著特效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價值觀的改變,我們已經很少採用這種容易引起爭議的「真實鏡頭」。

甚至還有些「矯枉過正」——某些演員因為不會騎馬,直接騎在裝輪子的木馬上面演戲了。

摔馬用真馬,騎馬用假馬,真不知道讓人說什麼好。

所謂真實性,應適當的要求在演員身上,能自己做的盡量少用替身。

諸如騎馬、公主抱、簡單的打戲、水下戲等等,都應自己完成。

畢竟是本職工作,高標準的要求自己,才對得起高額片酬嘛。

結語

金城武的隱退,我一直都覺得是個遺憾,但也慶幸他的選擇。

由於原生家庭的影響,他的性格很內向,氣質一直是帶著憂鬱的,進入娛樂圈也是誤打誤撞志不在此。

經過王家衛的教習之後,演技才有了進步,受到大導們的青睞,但他始終都無法適應這個圈子,只想做演員,不想做明星。又因為高顏值,根本不可能不引起注意。

他對動物演員的關注,也來自於小時候被排擠冷落的經歷。受過創傷的人,更容易將目光投射到比自己更弱小的對象身上,並充分共情。

過分感性和善良,想改變又無能為力……這樣的人,會經常陷入自我批判的情緒中,若不能及時開解,離抑鬱症就不遠了。

所以才慶幸他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無法抵抗,也不願和解,那就乾脆遠離。

別人懷不懷念不重要,自己才是自己快樂的第一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