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即終點,關於俄國雪山上的一場「死循環」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4-01

《迪亞特洛夫事件》源於上世紀1950年代末的一樁未解之謎。我看完電影后還特地搜尋了一下網路想嘗試找出最早形成這個都市傳說的根源,後來我發現我想多了。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網紅歌曲《我姓石》和《科目三》都是國內創作在外網意外流行后又轉回國內翻紅的「出口轉內銷」,因為創作源頭在國內所以不難找出最早的發布者。

《迪亞特洛夫事件》不同,這則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山難事故發生於前蘇聯時代,本世紀初開始隨著各種資料解密慢慢進入人們視野。和「彭加木失蹤」「雙魚玉佩」等網路「神話」一樣,解讀多帶著半真半假的故弄玄虛。而且還是外網創作,限於現實條件無法追根溯源。

不過我嚴重懷疑最早將此事件注入「陰謀論」的還是俄國人,畢竟這是在那邊的事情。且有一段時間只要與紅色帝國相關的東西多少都會蒙上一層陰影,國外UP主講解的故事內容經過國內「漢化組」重新包裝后,中國網民才從各種平台上大致了解一二。

簡單地說,就是「一群人去登山結果發生雪崩團滅,但是後來現場勘察發現諸多疑點,而且官方始終無法針對疑點給出合理解釋,因此事情真相成謎。」

1

這部電影本身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用了「死循環」的概念。這個概念我第一次接觸還是拜讀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時看到的。在一個地方通過一種形式周而復始,讓一種現象永遠持續下去呈輪迴狀。

應該說《迪亞特洛夫事件》拍得還不錯,又是典型的偽紀錄片形式。而且一開始它容易讓人迷糊,以為只是後人重新踏上歷史遺迹的簡單探索。

在事件發生的幾十年後,一群美國人決定去當年事發地拍攝一部紀錄片,並試圖找尋事件真相。觀眾可以跟隨鏡頭看著這些男女從美國不遠萬里地來到俄羅斯彼爾姆邊疆區維扎伊(事件發生地),接著幾個人一邊口嗨一邊紮營。期間鏡頭中一晃而過兩個人形身影,然後是這群看起來不靠譜的年輕人果然真的不靠譜起來:

一男一女發生對話,提到了「費城實驗」和「陰謀論」,話里話外都在懷疑當年「迪亞特洛夫事件」的事實真相。其實這就是讓主人公成為觀眾的「嘴替」,並暗示此行同樣不簡單。

果然,營地外夜幕中神秘的嚎叫與漸漸顫抖的鏡頭把恐怖的氛圍營造出來。這裡我後來回憶了一下,覺得編導在拍戲前還是下過一番工夫的。歷史上當事件發生后許多前蘇聯科學家包括後來的國外科學界們都嘗試對當局發布的「雪崩說」進行論證,為此甚至不惜搭建室內小型場景模擬雪崩情況下營地的狀態。然而無論是誰,貌似都無法自圓其說,即:

雪崩可能會讓人死亡,但不會讓人馬上死去。尤其是在事發現場方圓數十里陸續找到的死狀可怖的屍體不是少了眼睛就是少了舌頭……

結合此前鏡頭中一閃而過的古怪人影,似乎電影還是在引導觀眾相信民間關於該事件的「雪怪殺人說」。

雪怪,無論在西伯利亞還是在北美、喜馬拉雅雪山等地都有傳說,只是稱呼不同。類似的偽紀錄片我還看過美國人拍的講述一群人野外露營結果被野人襲擊的電影。但如果這部電影也是這種操作的話自然不值得拿出來說一說。

它在細節中早已暗示人們真相併不簡單:

身負重傷的男女相互攙扶著走進一處廢棄的軍事基地,在裡面他們遭遇恐怖的人形生物,這種人形生物面容可怖動作敏捷,貌似還會進行三維空間運動,在它們面前,男女主沒有絲毫招架之力。奇怪的是,怪物們並沒有攻擊他們,於是在心驚膽戰中他們找到了一處穿越「洞」,絕望之中決定拼了,把心一橫一頭扎了進去,然後……

掉落在地上的攝影機記錄著兩個俄國當地人指著倒在地上未知生死的男女主說著什麼,忽然畫面外走進兩名持槍士兵,他們大聲斥責當地人遠離此地,接著把男女主運進基地。

正當我奇怪為什麼這些士兵身上穿的還是前蘇聯時期的軍服時,隨著一同被抬進基地的攝影機的一路見證,事實讓人震驚:

軍事基地還是軍事基地,只是其中場景如新,許多科學家和軍人都在做著實驗。

原來男女主穿越到了1950年代末事件發生后,他們的「遺體」被軍方帶進基地,接著被弔掛在鐵鏈上,此時的鏡頭讓觀眾看到了他們,或者說「它們」的樣子——

穿越到過去的男女主成了此前鏡頭中神秘的怪物,「它們」靜靜地吊在那裡,等待著時間的流逝、基地的廢棄、時代的變遷以及……

幾十年後的「自己」從萬里之外的美國趕來重複這一切。

2

接下來根據我的理解做個簡單的劇情分析:

前蘇聯軍方在冷戰時期秘密進行了遠程傳送實驗,結果試驗失敗,在追捕失敗品(怪物)的過程中,或是試驗進行中有士兵死亡。

回收的怪物和士兵被放進停屍間,隨後1950年代末一支登山探險隊也被這些怪物殺害。軍方很有可能用探險隊中的男女屍體做實驗,女主做試驗后因為口腔異變舌頭被割掉,男主則沾染了某种放射性物質。隨後變異的男女主毀掉了實驗室。

這個推測可以從未來的男女主進入廢棄基地后看到的到處都是彈痕的牆壁推斷出來。

在另一個時空里,女主受到某種跨緯度的召喚組織起一隊人馬來到事件發生地想要一邊拍紀錄片一邊找尋真相。途中有某種勢力想要組織一行人,不同的是男女主始終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重複歷史。而留守的軍方則不想泄露機密。

然而在雪山上,已經變成怪物的男女主看著未來的自己這些人,先後用放置舌頭和留下腳印等方式試圖嚇走他們,只是自己的身影還是被拍進了鏡頭中,於是女主看到后愈發興奮,決定找尋真相。

見一行人還要作死,變異的男女主設法讓他們提前到廢棄的基地,讓他們看看就走,結果女主還是要繼續作死。女主發現基地且拍下了影像,軍方認為已經泄密,想用自然方式雪崩殺人滅口。

這裡男主放求救彈(這個細節說明當他們進入雪山後就同時進入了兩個維度的交界處,53年當地人目擊事件發生時出現的黃色火球就是如今男主發射的求救信號),結果引來軍方,幾個人相繼被殺,男女主被困后發現一堆秘密,變異的男女主不能眼看讓他們死在這,只能逼他們進蟲洞,無奈只得進行下一個輪迴……

死循環、軍方試驗和陰謀論。

所有的一切構建了《迪亞特洛夫事件》超凡的創意,儘管在某瓣上評分不高,但我依然推薦這部2013年海外上映的電影。尤其是它建立在前蘇聯解體后若干年裡民間不斷衍生的各種都市傳說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瞎掰,而你又說不清哪裡不對。畢竟在真實的事件發生后至今,面對國內外(前蘇聯)諸多質疑,官方始終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這讓「迪亞特洛夫事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陰影。

尤其當一個帝國倒塌后,之前因為種種限制被解除后,許多民間的神秘主義者對這件幾乎沒有再尋真相可能的悲劇進行諸多解讀,不難看出大多數假設依然隱約有幾分對曾經體制的不滿和發泄,只是時間愈久,諷刺意味漸漸稀薄,獵奇意味漸漸濃郁。

「迪亞特洛夫事件」已經過去七十年,第一個猜測真相併發布到網上的人是誰也無跡可尋,只是在天馬行空的猜想下不斷「推陳出新」,不過如今看來,偽紀錄片里的猜測是否能夠讓遇難者家屬釋懷?抑或印證當年的人們心中敢想口中不敢說的猜測?

一切都只能在電影中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