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電影聯合「開炮」水軍,有用嗎? 加载评论...
資訊  毒眸  2023-08-31

熱鬧的暑期檔即將落下帷幕,伴隨著熱鬧一同出現的亂象也到了清算時刻。

8月25日,#五部暑期檔電影聯合抵制網路水軍#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原來是《消失的她》《超能一家人》《熱烈》《巨齒鯊2:深淵》《孤注一擲》五部影片聯合發布了一則《關於懸賞徵集「網路水軍」線索的公告》,希望有人能提供涉及五部影片「黑水軍」的相關線索和證據,一經查實給予總金額不超過300萬元的獎勵。

有趣的是,消息一出,網友評論中的關注點卻並不在「黑水軍」身上,畢竟大部分並不真正掌握線索,而是討論起了「為什麼是這五部片子聯合」以及「片子拍得爛還不讓人批評了」。

作為暑期檔票房的第三名、第四名和第五名,《封神第一部》《八角籠中》和《長安三萬里》同樣遭受不少差評,但卻並未在「聯合抵制」之列,不由引髮網友猜想。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此次參與「聯合抵制」的五部影片都有淘票票參與出品或發行,而未參與的頭部影片們,則有貓眼參與出品或發行,於是衍生出了「阿里大戰貓眼」的猜測。

當然,這樣的猜測並無真憑實據,且本質上,不論背後是否有資本競爭,「黑水軍」的存在本身對行業而言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全行業應該共同抵制。普通觀眾的觀點受到「黑水軍」潛移默化的影響,傷害的不只是某部影片的票房,更是對整個電影行業的信任,令影院消費選擇的權重下滑。

而又由於五部電影中,有一些口碑較差的影片赫然在列,不由又引髮網友對其「把批評的聲音當作水軍」的質疑。比如《超能一家人》,豆瓣評分僅3.7,是暑期檔較為「公認」的爛片之一。

但懸賞公告中其實專門寫了一段「特別說明」——此公告不針對任何發表真實言論的觀眾。對「黑水軍」的指涉範疇也有明確定義:以營利為目的,有組織、有預謀地通過有償接發任務等方式,雇傭、操控、充當「網路水軍」。

可見,普通觀眾的真實差評,與行業所希望抵制的「黑水軍」實則涇渭分明,「營利」與「有償」是判斷的重要標準。

在這樣的討論基礎下,有必要重新審視所謂「黑水軍」產業對電影行業的影響。

打不完的水軍

「水軍」一直遍布互聯網各個產業,只要有網路的地方,就難以避免水軍的滋生,電影行業不過是其中小小的一塊業務。

在過去,依靠「水軍」影響電影宣發的案例不勝枚舉。毒眸就曾在此前的文章中深度調查過電影行業中的「水軍」產業(《電影界的「四大名捕」亮劍電影刷分黑產》),彼時他們主要的業務是影響主流平台的電影評分,通過刷高自己或降低競爭對手的電影評分以影響觀眾的購票決策。

這樣的業務方式有其時代背景。從2018年開始,爛片在國內電影市場上逐漸無處遁形。過去靠大明星和大IP,加大力度宣傳就能把觀眾哄進影院的時代一去不返,普通觀眾開始逐漸意識到可以通過評分等客觀口碑量化指標來進行購票決策,以避免看爛片辣眼睛。

但國內的電影評分系統終究有其局限性。由於國內市場人口眾多,觀影審美參差不齊,差異巨大,沒有哪一個評分平台能夠符合所有購票觀眾的需求——豆瓣太苛刻,貓淘太寬容。於是評分在購票決策中的權重並沒有進一步提升,通過水軍刷分來試圖影響電影票房的效果也要打折扣,更何況在評分平台逐步升級的反刷分技術下,刷分的成本勢必水漲船高。

而隨著新社區們的興起,比如抖音、B站,甚至更加分眾化的小紅書、知乎、虎撲等等,人們開始習慣於從自己日常混跡的互聯網社區中,獲取電影相關資訊與用戶評價,並基於這些訊息來進行購票決策。於是,「水軍」開闢的下一個有生意的戰場,自然就成了不同平台中隱匿性更強的用戶差評。

當然,微信或朋友圈等熟人社交場域中獲取的評價,對購票決策的權重更高,但私域往往是水軍無法輕易抵達之處,於是只能在公域進行更隱蔽的廝殺。比如,不請營銷號帶節奏,因為這更容易被識別,而是將某個看似是普通用戶的差評意見頂到評論區前排,形成規模之後就成了一個「沉默的螺旋」。

據行業人士透露,過去雖然也有「黑水軍」現象,但是比較少見,不會明目張胆,「今年從春節檔開始就尤為明顯,基本就是從一些很小的事,然後突然就爆發出來。組織形態上也更具有周密性,很像是有人在背後統籌。」除此之外,這類「黑水軍」交易費比市場價要更貴,「因為做這塊的人比較少,還得承擔一點風險。」

由此可見,「黑水軍」的「產業升級」切實存在。應對「黑水軍」除了需要以法律為武器,也更加考驗普通觀眾的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

如何分辨「黑水軍」?

從外部視角,在缺乏明確證據的情況下,很難斷言哪些評論是「黑水軍」所為,哪些是觀眾真正的心聲。有行業人士告訴毒眸,一般分辨「黑水軍」的行為只能通過短期內大量同一觀點的評論集中出現,並且無視澄清持續擴散。

舉例而言,《孤注一擲》在正式上映前的點映階段,在豆瓣主頁就出現了大量對電影大規模點映進行抨擊的評論,數量之多已經顯著覆蓋了具體討論影片內容的評論。

按理說,大規模點映行為是否尊重市場規則,雖值得討論,但終歸是產業問題。普通觀眾和影迷群體緣何會突然對產業問題產生如此巨大的關切與情緒,的確不太符合常理。加之,大規模點映行為《孤注一擲》並非首家,就在前不久的《八角籠中》身上才剛剛出現過,短時間內出現批量集中性攻擊,確有疑似「黑水軍」的嫌疑。

無獨有偶,《巨齒鯊2:深淵》上映時,在謝楠的抖音賬號評論區中,突然出現了大量「喊吳京退《戰狼2》票錢」的評論。一說是基於緬北詐騙的火熱,聯想到觀看《戰狼2》時被「詐騙」進電影院的經歷,因此高喊退票;另一說是基於《巨齒鯊2:深淵》太難看,於是點燃了對《戰狼2》積壓的不滿。

但這兩種說法都明顯缺乏邏輯,有張冠李戴,指鹿為馬之嫌,如果對《巨齒鯊2:深淵》本身的質量有差評,為何不評價影片本身?這同樣有「黑水軍」充當背後推手的嫌疑。

對於如此大規模的「黑水軍」,片方自然無法像過去處理名譽權糾紛一般只對評論者發起訴訟,而是需要找出幕後主使,對這一主體進行訴訟。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米新磊律師告訴毒眸,從該懸賞公告的內容來看,五部影片是希望往刑事案件的方向去推動,「這樣的懸賞公告的形式在過去的確比較少見。主要是因為水軍幕後的取證比較困難,一般的個人也沒有能力去做進一步的調查,所以需要依賴公安機關的能力去進行進一步偵查。」在《刑法》中,損害商譽罪、非法經營罪等,都是該種行為有可能涉及到的罪名。

刑事案件一旦坐實,儘管很難為片方挽回已經造成的損失,但能起到不小的震懾作用,讓此後還想採取類似方式進行競爭的主體考慮更高的違法成本。

飯圈行為是否位列其中?

儘管公告中明確表示,所針對的行為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但米新磊律師告訴毒眸,即便不涉及營利,也是有可能構成違法犯罪的。

「很多法律規定不一定是以『獲利』作為要件的。比如非法經營罪中就需要『以營利為目的』,但損害商譽罪就不需要。」米新磊律師表示。

至於民事案件中,侵犯名譽權的案例,則更加不需要以「獲利」作為要件。判定侵犯名譽權往往有三種情形:侮辱、誹謗、評論不當。「侮辱是指對當事人進行了人身攻擊,誹謗是指捏造、歪曲了事實,而評論性質的文章需要在一定的限度之內,不能進行不當評論。」

這些法律規定都表明,即便並非競爭對手出於商業競爭的目的雇傭「黑水軍」,而僅僅只是飯圈行為,同樣應受到限制。

從春節檔到暑期檔,電影行業的「飯圈化」跡象有愈演愈烈之勢。一些尤其喜愛某部影片的粉絲除了為影片積極宣傳之外,也會對同檔期的競爭對手惡語相向。而當這些個體行為逐漸演變成有組織有規模的集體行動之後,也就逐漸脫離了所謂「普通觀眾的真實評價」,轉而呈現出了與「黑水軍」異曲同工的效果。這些行為的組織者,同樣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並不因不存在「獲利」而不受約束。

總而言之,能否「懸賞」得到具體的線索不得而知,但對「黑水軍」的共同抵制的確需要達成行業共識。不論是否以「獲利」為目的,對真實路人所造成的影響都是確鑿的。讓評論歸於電影本體,讓思考歸於觀眾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