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英雄》研討會 導演:這是部陽光的作品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5-22

1905電影網訊 日前,電影《你是我的英雄》研討會在京舉行。影片以福建省一支由普通人組成、堅持了20年的民間公益救援隊為原型,講述來自各行各業、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救援隊員如何完成一次次驚心動魄而又溫暖人心的救援行動,展示了當代平凡的中國人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發光發熱、志願奉獻、守望相助的動人圖景。研討會上影視專家齊聚一堂,高度評價了《你是我的英雄》在題材處理、影像創作、類型化表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並進一步探討了中國電影在類似題材類型上進一步深化拓展的可能。影片現正全國院線熱映中。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中宣部電影劇本中心副主任秦振貴,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誌主編皇甫宜川,《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中國文聯電影與藝術中心網路信息處兼電影理論研究處處長王純,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研究員張衛,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左衡,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索亞斌作研討發言,暢談觀影感受與創作建議。主創代表導演范元、演員丁柳元參加研討會並分享了創作時的心路歷程。研討會由《看電影》雜誌主編阿郎主持。

來自四川省委宣傳部、江西省委宣傳部,出品方峨眉電影集團、福建電影製片廠、湖北長江電影集團、江西星河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發行方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的代表參與研討會並發表觀點。

韓梅:「讓美產生美的共振,讓善良產生善良的共振,是出品方的責任,也是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

影片自立項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峨眉電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梅表示,這支隊伍踐行了習總書記所講的民有所呼,我有所為,也充分展示了中國人的博愛善良、利他助人的精神。通過這樣的普通人群像,把當代普通中國人的精氣神展現出來,被更多人看到。讓美產生美的共振,讓善良產生善良的共振,是我們作為出品方的責任,也是我們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

范元:「這是一部陽光的作品,表達了我們社會最需要的一種精神。」

導演范元回憶了影片的創作過程。他與人物原型深入接觸,也參與了救援隊的日常訓練,參與了真實救援。通過紮實的實地調研和人物訪談,他切實地體會到救援隊員們樸素動人的人生觀和堅定而溫暖的信念,並將之融入到電影的創作中。導演表示,他從前拍的電影比較沉重,而《你是我的英雄》是一個陽光的作品,表達了當下社會最需要的一種精神。

丁柳元:「他們是當代雷鋒,能夠飾演他們三生有幸。」

出演影片的演員丁柳元認為,這群救援隊員是當代的雷鋒,他們無怨無悔、志願無償地幫助命懸一線的人,他們的所有崇高,所有的信念,都凝結在攀登每一級台階時流下的汗水裡,能夠飾演他們是三生有幸。她也因為出演這部電影,感受到和平年代里生死之交間超乎尋常的深厚感情。

張丕民:「《你是我的英雄》完全可以在國際上進行交流。」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表示,《你是我的英雄》回應了當今時代的呼喚,有國際性,自身的完成度又比較高,是時代需要的電影。他尤其強調了影片的國際性,認為志願者這個話題是國際性的話題,在國際上是大家共同認可的,他們對人類、對自己的職業和對身邊的人,都有一種關愛;《你是我的英雄》在選題上已經具有外向型的底色,完全可以在國際上進行交流。他認為越是經濟發展快,越需要更多這樣有血有肉的人物來感動我們,讓志願者精神發揚光大,讓更多人理解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

秦振貴:「這是一個值得的選題,這是一群值得歌頌的人物,這是一種值得傳承的精神。」

中宣部電影劇本中心副主任秦振貴總結了三個關鍵字:「值得」「豐富」「真實」。他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的選題,這是一群值得去歌頌的人物,這是一種值得歌頌和傳承的精神。而影片在角色所涵蓋的人群、展示的救援方式等方面,都考慮到了豐富的維度。更值得強調的是影片的真實性,它很好地描繪出了來源於生活的質感。

尹鴻:「這支救援隊比『助人為樂』更進一步,是『救人為樂』。」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強調這支救援隊比「助人為樂」更進一步,是「救人為樂」。救人於水火的題材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危機感,為故事的強度、人物的深度、視聽的衝擊、價值觀的選擇提供了創作基礎。

皇甫宜川:「陳永勝演出了一個經得起摔打的當代年輕人。」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誌主編皇甫宜川肯定了影片對人物「既複雜又單純」的形象塑造,認為它很好地展示了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複雜一面和精神追求的純粹一面。與此同時,他也特別提出,陳永勝所飾演的男主角,立住了一個經得住生活摔打的當代青年人,很有觀照當下的意義。

康偉:「《你是我的英雄》達成了一種親切感和崇高感交織的語態。」

《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認為《你是我的英雄》達成了一種親切感與崇高感交織的語態,將中國文化語境里代表崇高精神的「英雄」一詞,綴以帶有濃烈個人情感認同的前綴「我的」,從片名到整部電影都呈現出了特別濃郁的藝術味道。他同時表示,影片在呈現一群生動感人的鮮活人物形象的同時,實現了災難片的類型表達。

張衛:「這是從《被告山杠爺》《吳二哥請神》延續過來的民間人自我肯定的一種方法。」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結合導演范元之前的作品《被告山杠爺》《吳二哥請神》,縱深討論了《你是我的英雄》的紮根於民間的視角。在他看來,一些人物身上有導演之前作品中人物的影子。他們的靈魂無處安放,不被人肯定,甚至是走入了絕境。在極端的條件下,他們仍然選擇去幫助別人,是因為幫助別人是他們對自己肯定的唯一一種方法。他將之稱為「從《被告山杠爺》《吳二哥請神》延續過來的民間人自我肯定的一種方法」。

左衡:「它在准類型探索上有升級的功勞。」

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左衡剛看到片中的第一場救援戲就很激動,盛讚其「驚心動魄」。認為影片很好地融入了類型元素,順應藝術創作規律,講述人類所關心的故事,把扣人心弦與精彩好看放在第一位。他進一步聯想到世界先進災難片的一些經驗,認為這部影片為中國電影在這類題材上積累了一定的工業經驗,也在准類型探索上做出了升級。

索亞斌:「不是遠方才有詩,不是身邊只有苟且,對生活不苟且也有很多選擇和可能。」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索亞斌還特別提及了影片對福州這個空間的展現和處理,認為它人間煙火氣和自然風光的結合很獨特。他非常喜歡片中劉佩琦老師的台詞「年輕真好,活著真好」,他認為其中的「活著」不是苟且的,而是可以為自己做出更多選擇,為生活中的苦難找到一種超越的方法,讓自己的精神有寄託,讓自己的價值和幸福感有踏實的來源。他認為電影為我們當下的生活提供了一種示範,展示了更多樣的人生選擇,不是遠方才有詩,不是身邊只有苟且,對生活不苟且的選擇也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王純:「我覺得它像《俠客行》,這些人身上有當代俠的精神。」

中國文聯電影與藝術中心網路信息處兼電影理論研究處處長王純將《你是我的英雄》比作「當代的《俠客行》」,認為人物身上有當代俠的精神。她覺得之前拍俠的故事都發生在古代,但實際上仗劍天涯的俠文化和俠義精神已經融入了我們中國人的血脈和基因中;影片中的男主角就很有俠者風範,包括片中其他的志願者與「中國第一俠」墨子的精神某個側面都是吻合的。

《你是我的英雄》由峨眉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福建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福州古厝集團有限公司、湖北長江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西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品,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影視矽谷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福建省體育局、四川傳媒學院任聯合攝製單位。影片由范元執導,陳永勝、林博洋、邵兵、丁柳元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