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與爭議:《涉過憤怒的海》涉過話題的海 加载评论...
資訊  娛樂資本論  2023-12-05

定檔之際的社交媒體刷屏,2019年殺青積壓四年後的重見天日,國內犯罪類型領軍人物曹保平「灼心三部曲」第三部,「年度狠片」的尺度標籤,影帝影后的演技對飆……背負著眾多期待,《涉過憤怒的海》(以下簡稱「《涉海》」)無疑是本月最重磅的影片。

在寒冷的11月影市,《我本是高山》因為映前的輿論風波,票房受到連累,迪士尼百年慶典之作《星願》過於套路無甚水花,唯一能打的只剩下《涉海》:帶動大盤時隔兩周重回億級,連續三天拿下單日票冠,上映兩天破2億,豆瓣開分7.8分。隨著話題熱度持續發酵,其貓眼預測票房落點已經從5億+上調至6.68億。

表面上是東野圭吾《彷徨之刃》式的正義復仇,一步步揭開真相后,卻是關於愛與原生家庭創傷的詰問,對傳統復仇完成了一次解構。「不瘋魔不成活」的極致人物和情節,也註定了該片口碑的兩極。作為年末賀歲檔(11月24日-12月31日)打響的第一槍,《涉海》有著極為豐富的解讀空間。

曹保平的「光榮與憤怒」:爭議與尺度,極端人物的演技大賞和兩極口碑

在國產導演序列里,曹保平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作為北京電影學院的教授,他的作品商業性與作者性並重,專註於黑色犯罪類型,深究人性的複雜陰暗面,同時對演員的表演和情緒「壓榨」夠狠,演員經常在他的影片里貢獻出少見的精彩表演。

在他的作品里,以極致的「憤怒」情緒完成對人生存狀態本身的思辨,無疑非常重要。他的成名作《光榮的憤怒》以憤怒為名,講述「暴民起義」,《烈日灼心》的怒火朝向自己,《狗十三》的憤怒朝向成人世界,到了《涉海》,憤怒成為支配黃渤所有行為最重要的動機。

影片同名原著小說寫於2015年,江歌案發生在第二年,原作者老晃表示:「不是我預言了這場悲劇,是人世間這場悲劇總在發生。」熟悉曹保平的影迷或許會意識到,他根本不可能老老實實地拍一部復仇爽片。他在原著復仇情節基礎上加以改編,最終故事更為「灼心」糾結,痛徹心扉。

《涉海》的優缺點都十分鮮明,視聽技術層面做到了很高的水準。颱風下魚雨,屋頂決戰,水下救人,屍體掛在天上等奇觀,堪稱國產片中難得的影迷視覺盛宴,有的畫面甚至頗有邪典味。整體情緒情節同音樂的使用一樣,鋪得很滿,非常極致濃烈。大量的手持廣角,懟臉拍特寫鏡頭,放大了老金宛如困獸一般憤怒的「動物性」,老金主觀視角下漫展COS被拍出一種「百鬼夜行」味,高水準的表演、攝影、音樂、聲音設計,撐起了全片的質感,即便與日韓高分犯罪片相比也毫不遜色。

對影迷而言,《涉海》堪稱是一次演技大賞。毫無疑問,黃渤和周迅都在《涉海》中貢獻了近年來少有的精彩至極的演出。

身為國內頂尖演技派,黃渤天然的草根氣質讓他在詮釋底層時格外有說服力。但近年來的許多角色,對他而言是浪費的,無論是《封神第一部》中插科打諢的喜劇人姜子牙,還是《熱烈》中的教練,沒有發揮空間的角色讓好演員只能交出行活兒。直到《涉海》,那個曾經在《殺生》《鬥牛》中演出「不屈」和「命運悲愴感」的黃渤又回來了,臉上的刀疤、膠東口音、開頭的打鬥令漁民老金的形象一下立了起來,全片一直在跑、打鬥,把自己逼到極限的體力、心理透支,角色的複雜度和深度挖得足夠深,重新證明了自己。

周迅本人不食人間煙火的精靈氣質,讓她在詮釋國產劇中傳統的媽媽妻子角色時,總是缺少一些信服度,在《涉海》中動用了一些愛情片的表演技巧,塗著紅唇踩著高跟鞋穿著風衣奔跑,自稱「逼急了要見血的母狼」,成為瘋狂的老金的鏡像。這個憑藉階級優勢,無限度溺愛殺人嫌疑犯兒子,漠視他人的美麗瘋媽,反而意外地和她十分適配。結尾眼神的變化,從執念到放手,也讓影迷們一鍵穿越到《李米的猜想》。

而該片幾乎也是目前院線片能夠做到的最大尺度。毫不迴避的血腥暴力和裸露,保持了氣質上的生猛。雪藏四年,當中過審艱難可想而知,情節或受到刪改影響,最終的海報也不得不打上了「18歲以下謹慎觀看」的字樣,這讓影片註定不會是一部「全年齡向」的合家歡,而是有著一定觀影門檻和受眾局限。

與此同時,情節好壞則見仁見智,愛者愛之,恨者恨之。或許是為了情緒的飽滿度,大量老金主觀鏡頭的應用讓全片「憤怒到底」,「全員瘋批」的設定,情緒蓋過一切,犧牲了些許文本邏輯,公安線尤顯奇怪。邊緣性人格障礙、缺愛病嬌的娜娜,對上反社會人格、沒有情感把他人當工具的李苗苗,包庇縱容兒子的景嵐,虛偽的李烈,再加上粗野狂暴的老金,諸多極端人物和極端情節,「兩個家庭湊不出半個正常人」,不少觀眾無法共情這群「神經病」的行事邏輯,也引發了許多爭議。

片中李苗苗COS的是《死神》中的烏爾奇奧拉,娜娜COS的是井上織姬,影片對Coser、二次元文化的奇觀化展示,在二次元群體引發了一些爭議。片中的Coser設定,或許是一種暗示:每個人都在扮演自己認為的角色,父母,兒女。不管是二次元,地下金屬樂還是紋身,只要是主流商業片對亞文化群體的呈現,「奇觀化」幾乎是難以克服的問題。

影評人@韓松落認為:「這個電影真正要的不是任何邏輯,也不是反省和愛……它是一種時代情緒電影。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經濟下行動蕩不安的年代,是復仇片大行其道的年代。60年代後半段和整個70年代,全世界都在拍復仇片。那個年代邵氏的所有武俠片其實只有一個主題,復仇。」

影片最終呈現出的觀感是多層次的,當中的日本部分聚焦於問題青少年,拍出了一種純正的中二風味,十分「日式殘酷青春物語」,愛恨的極端一如中島哲也《被人嫌棄的松子》,而國內部分,生猛度則讓人聯想到一些韓國犯罪類型片。影片用更大的體量,再次追問了《狗十三》中曾追問過的問題,能否共情「沉默的父愛只是自我感動」的主題,與每個觀眾自身原生家庭的幸福程度,自身是否高敏高共情有關,因此影迷給出的評價差異極大。

不過,正如李安在第六十屆金馬獎所提到的:「寧願犯錯,好過無聊。」《涉海》的評價或許兩極,但觀看體驗絕不無聊。

犯罪類型片又火起來了?

積壓四年,《涉海》檔期選擇十分謹慎,選擇在賀歲檔前期入場,11月是傳統上的冷檔期,沒有太多的競爭對手,接下來在整個12月上旬將會有一段較為充足的發酵窗口期,有望走出長線。

較為重磅的賀歲檔影片需要等到12月15日上映的《三大隊》,跨年檔上映、勞模劉德華左右互搏的《潛行》和《金手指》,以及想看人數目前遙遙領先,爆款純愛劇同名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賀歲檔種子選手」中,《潛行》《金手指》《三大隊》均劃分為犯罪劇情片。從暑期檔的《孤注一擲》,到國慶檔的《堅如磐石》,前陣子上映的《拯救嫌疑人》,今年的犯罪類型片有了越來越多的存在感。其題材類型也在不斷創新進化,《孤注一擲》便是國內首部直接講述緬北詐騙的電影,佔盡了反詐選題的天然優勢。

有從業者表示:「之前長春電影節時好像也露了風向,短期兩三年內還是會鼓勵各種類型片。」

對於演員而言,塑造灰色人物,探究人性幽微面的犯罪類型片是塑造深度人物,證明演技,頒獎季搏一搏的絕佳選擇。並不高產的曹保平,從業二十多年一共只拍了8部電影,其中有4部豆瓣評分在8分以上,分別是《光榮的憤怒》《李米的猜想》《狗十三》和《烈日灼心》。這些作品助力周迅拿到了金雞獎影后,鄧超、段奕宏、郭濤、劉燁拿到了金爵獎影帝(鄧超同時獲得金雞獎影帝),有著影帝影后製造機之稱。此次《涉海》的周迅、黃渤演技亦是好評如潮。

人類的本性決定了對暴力事件有好奇觀看欲,對於出品方而言,犯罪類型片相比其他類型的劇情片,自帶吸引觀眾眼球的噱頭,有較為固定的受眾群體,更有商業賣相,中等投資有可能以小博大,成為黑馬。一些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影片還能深挖一下現實主義,而從公安視角出發的犯罪類型片則可能是主旋律2.0進化后的範本。

在沒有分級制度的情況下,「刪減」是許多等同於國外R級的犯罪片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創作者需要平衡表達與審查風險。《堅如磐石》刪減近一小時,直接影響到後半部分觀感,《涉海》不得不在海報上打出「18禁」的標語。基本上所有國產犯罪片都必然會在最後上一個交代所有人被繩之以法的「字幕」。

《涉海》有效帶熱了國慶檔以來遇冷的大盤,接下來賀歲檔能否爆發,還要看幾部重磅犯罪片的表現。

從大環境來看,熬過三年疫情,影市正在加速復甦。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2023年11月13日,年度電影總票房突破500億元。四年來,全國電影票房首次重返500億元高位。截至11月13日,國內影市票房同比提升78%;總觀影人次11.78億,同比提升76%,總放映場次1.14億,同比提升24%。

值得擔心的是觀影頻次仍未恢復,這代表著觀影習慣仍未完全恢復,疫情期間養成習慣的短視頻、遊戲等「宅娛樂」,仍在爭奪著觀眾時間。金雞電影節期間,燈塔專業版發布《2023電影市場與觀眾調研報告》,經估算,當前的觀影人口約為4.7億人,到年底有望超過2019年的5.3億人。從人均數據來看,截止到10月17日,國內人均觀影頻次為2.42次,已超過2020年-2022年的水平,但距離2019年的3.25次仍有一定距離。

下一部大爆款,會出現在賀歲檔,還是需要等到春節檔?每個從業者都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