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害怕來不及說的話,全在這部電影里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4-07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檔,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獲得票房冠軍,卻也收穫了許多「看不懂」的評價。不過,這似乎並不影響觀眾繼續走進影院,為宮崎駿的這部新片貢獻一張電影票。

影片講述了一個深陷悲傷的少年牧真人,跟隨一隻會說話的蒼鷺進入了一個神秘的塔樓,闖入了奇幻的「亡靈世界」,並開始了一場冒險之旅的故事。

本期《今日影評》邀請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張菁,與我們一起奔赴這場宮崎駿的「人生之約」。

回望童年

吉卜力工作室的董事長兼製片人鈴木敏夫先生曾在線回應《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會是宮崎駿的最後一部作品。對此,張菁認為創作是宮崎駿先生的生命本能,他永遠在創作「最後一部作品。」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在繼承了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經典元素之外,還創作了新的設計「謎語」,比起物理時鐘機械顯示的「線性時間」,宮崎駿喜歡把時間想像成一個迷宮一般的「空間」,也就是他電影中常見的「異世界」。在《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中更加具象化地把「時間」描繪成一座神秘的高塔和時間長廊,這些視覺設計中融合了許多宮崎駿的時間觀和歷史觀。

主人公真人是宮崎駿的自我映射,在「異世界」中,真人重溫了他久違的、十分想念的母愛,也是宮崎駿對童年和母親的回望與思念。在他小時候,母親曾長期卧病在床,缺乏母親的陪伴,宮崎駿的童年像前期的真人一樣憂鬱而內向。1983年母親離世,宮崎駿因創作未能陪伴母親,這成為他心裡揮之不去的遺憾。影片中真人對母愛的渴望與追尋,正是宮崎駿對母親的懷念和依戀;真人在冒險中一步步打開心扉接受繼母,也是宮崎駿在與日漸衰老、力不從心的自己和解。

緬懷故友  

宮崎駿先生善於觀察生活,影片中許多人物都是以身邊人為原型創作的:蒼鷺的人物設計原型是宮崎駿先生的製作人鈴木敏夫先生、霧子的設計以宮崎駿先生的色彩設計師為原型,而舅公的形象則很像現實生活中的高畑勛先生……真人與蒼鷺的「鬥法」就像是現實生活中宮崎駿與鈴木敏夫先生的「相愛相殺」,舅公的原型高畑勛先生在現實生活中也一定程度上是宮崎駿電影創作的領路人。

宮崎駿將身邊的朋友卡通化,這既有俏皮幽默的表達,也蘊藏著對已故朋友的思念,「亡靈之城」就是宮崎駿對死亡的想象、對朋友們離世后的生活的想象。他認為,生命是美好的,即使失去生命,作為「亡靈」生活的地方也是美好的,我們應該珍惜當下。

總結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在內容創作上回歸少年冒險題材,卻不再執著於展現主人公的成長過程。主人公真人不是一個單純的少年,而是成年男性靈魂與少年軀殼的結合。在外部壓力的不斷催促下,真人感受到了夏子和父親對自己的愛,選擇走出內心的孤獨,回到現實世界。宮崎駿藉由真人的奇幻冒險告訴觀眾:我們要勇敢地和過去告別,直面現實,勇敢向前走,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就像宮崎駿曾經無數次地宣布隱退,每次都充滿無奈,可最終還是繼續拿起畫筆繼續創作。

張菁說:「宮崎駿先生的每一部作品都像是看一場人生旅程,雖然風景不同,但目標和方向總是一致的。」在他的畫筆下,角色之間最終會有一次情感真摯且濃烈的擁抱,比如真人和母親重逢時熱烈的擁抱,像是撫慰在現實生活中傷痕纍纍的觀眾,也蘊藏著宮崎駿作為一位和平主義者在電影中堅持要表達的核心價值觀:人類社會應該建立和平相處的秩序,無論是人與自然還是人類之間都應該和睦相處。

「世界上不會再有新的宮崎駿了,他的創作狀態和創作態度,都很難再有人超越。」張菁評價道。的確,宮崎駿先生給這個世界帶來許多溫暖和治癒,因為有宮崎駿的電影的存在,我們對世界多了一部分美好的想象。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與其說是電影的名字,不如說是宮崎駿先生對觀眾良苦用心的提問,他把珍貴的人生答案埋藏在影片中,等待我們去思考、去發現:勇敢地告別過去,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