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播將至!40集政法劇來襲,羅晉領銜9位實力派,有黑馬潛質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20

最近的國劇市場很熱鬧,新劇一部接著一部開播,看得人眼花繚亂。

《慶余年2》大結局之後,於正的女性權謀復仇劇《墨雨雲間》又火了。

電視端最火的,則是央視八套播出的《玫瑰的故事》和央視一套的《海天雄鷹》,不過,隨著黃亦玫和方協文離婚、霍建華角色的下線,《玫瑰的故事》也漸入尾聲。

那麼問題來了,接下來哪部新劇會繼續統領觀眾遙控器呢?

就在剛剛,40集政法大劇《執行法官》官宣定檔,將於6月27日,接檔《玫瑰的故事》,在央八黃金檔播出。

陣容,有看點:安建+羅晉,老搭檔上場,再加張晞臨、 丁嘉麗、 薩日娜、 王同輝 、房子斌等實力派。

題材,更是直指法院中一個容易被普通人忽略的重要群體,執行局。

接下來,讓我們來瞧一瞧,這《執行法官》,會給觀眾上一道怎樣的硬菜。

一、故事:以「執行法官」作為切入點,聚焦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里」

「退後,退後!」

我是被首發預告里羅晉這個場景吸引過來的,用一個字形容這部劇,那就是正!

海報上明晃晃的「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里』」幾個字,更是讓人把期待值拉滿。

故事聚焦的,是法院中的一個特殊的群體——執行法官,他們負責執行法院判決、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及相關財產保全、查控等事務。

也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一公里』」。

任何事情,執行起來,總是最難的。

《執行法官》說的就是,以齊麟為代表的執行法官,在面對「執行難」的「戰役」時將如何應對的故事。

結合已有的物料來看,劇情有3個亮點足夠抓住觀眾眼球。

一是,強戲劇性的情節。

法院的執行可以說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執行人員必然面臨各類抵抗、輿論壓力等困境,其過程中的難度和工作量之大難以想象。需要面對的,不僅是老賴,更有極端的被執行人,他們會採取誘騙、威脅法官等手段拒不履行。

光是預告中,就能看出迅速營造緊張刺激的氣氛,引人入勝的懸念。

開場,肅殺一片。

法院人員全副武裝,直搗黃龍,齊麟大喊一聲:別動!

很明顯,執行人員和被執行人在鬥智斗勇。

看畫面,對峙、抓捕、追擊,爆破,都不缺。

看劇情,一個市政重點項目的「拆遷騰退案」,交給男女主團隊來執行。然而該案件,卻暗藏著一個大陰謀。

開發商老闆陳啟倫(張晞臨 飾)將村中數間「釘子戶」的房屋非法佔有,並通過腐蝕市長秘書,裹挾市長等手段,強行騰退,從而達到他快速開發的商業目的。

男主齊麟敏銳發現問題,並在逐步的調查中發現父母死因和並非意外,最終聯合專案組拿下對方。

這故事,有點東西。

二是,成長型的人物。

怎麼把執行法官的故事,拍的接地氣又好看?

該劇選了一個特別的角度——新人到崗。

羅晉飾演的男主齊麟自幼父母雙亡,一直由姑媽家撫養,長大后成為青港刑事法官,后被調到執行局。

就這樣加入了楚雲的小組。

這對歡喜冤家在一件又一件的執行案件中,齊麟運用智慧和技巧順利每次都順利完成任務。成長為優秀的執行官同時又得到了楚雲的愛慕。

劇集選擇了從新執行法官齊麟的角度,一步步帶觀眾了解執行法官群體,再從他的角度,展現一系列執行案件中,存在的各種困難阻礙,以及被執行人通過隱匿、轉移財產等手段拒不履行的不良現象。

最後通過他與被執行人鬥智斗勇,最終將案件成功執結的過程,讓觀眾真正了解為何「執行難」。

三是,切中現實的執行案件。

故事圍繞著執行案件展開,必然有著很多衝突和現實寫照。

比如劇中的「豪車肇事逃逸案」、 「共享單車押金案」、「大學生luo貸案」、「萬噸糧食執行案」等執行案件,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有因為父親偏心而造成兄妹失和的家庭故事;

有簡單車禍案引發的生死危機;有半推半就帶領大家一起炒股的好心人,反成為被執行人,情與法的博弈;更有執行局通力合作,與惡勢力鬥智斗勇,排除萬難維護公平與正義的溫暖故事。

故事之所以成立,之所以真實,不在獵奇。

而在於:這裡的人性,足夠立體。

執行的過程,就是一個現實問題不斷重疊、糾纏、角力的過程,而執行局,也就是公道與人心交織的最前線。

初到執行局的男主,面臨著重重難關,如何解決「執行難」和案件中包含的群眾矛盾的過程,將吸引著觀眾一直追下去。

二、演員陣容:羅晉領銜,老熟人多,戲骨雲集

當然,這部劇想要出彩,演員也不能拖後腿,看了下演員表,全是老熟人,戲骨含量高。

第一位,羅晉

劇中,羅晉飾演的男主齊麟,是全劇的絕對核心角色,故事以他的視角展開,光是片花中,已經能看到許多高光段落。

這幾年安建導演與羅晉已經多次合作,《安家》《江山如此多嬌》都成績不俗。

羅晉作為少見能從演古偶成功轉型為正劇中生,這幾年扛劇的能力有目共睹,《安家》《幸福到萬家》《天下長河》《偵察英雄》,可以說無一失手。

預告中他一襲法官袍一身正氣,外形氣質已經很貼。

齊麟這個角色,也有的發揮。

這不是一個傳統的執行法官,作為新人,在執行局,他的思維和做事方式都是「小眾」——他不但在意申請者的訴求能否達成,更看重執行之後,申請者和被執行人能否回歸正常的生活。

羅晉演正劇,演一部成一部的一大關鍵,在於他身上的正氣和表演的細膩。絕對的正角其實是很難演,要讓觀眾相信才行,羅晉一出場,看著就對味兒。

他演了,劇就穩了一半。

第二位,楊子姍

與羅晉搭檔的女主則是楊子姍。

憑《重返20歲》等片迅速崛起的楊子姍,發展一度沉寂。

但這幾年她在國劇市場重新找到位置,光是今年上半年,她就有《乘風踏浪》和《城中之城》推出,表現也都不俗。

她在國劇中顏值、演技、觀眾緣都不算第一,但綜合起來十分優越。

演女主楚雲這種嚴謹認真、黑白分明的庭長角色,難度不大,難的是如何演出新意。

第三位,張晞臨

從諜戰劇《黎明之前》開始,張晞臨就善於飾演智力不低的複雜角色,《破冰行動》中的公安局長馬雲波,《長風渡》中的柳宣,都是這種角色。

這次他飾演的陳啟倫,在劇中應該是男主最大的「對手」。一句「好狗都知道,永遠只認一個主人」,看的人脊背發涼。

長袖善舞,左右周旋,成功把一群人拉下水,卻最終敗於男主之手。

把這個角色交給他,三個字:有眼光。

第四位,房子斌

這個名字很多人不熟,但說起《人世間》的龔維則,很多人應該有印象。

這幾年從《大江大河3》《南來北往》到《問心》,這位老戲骨在角色的塑造上從來都是演什麼是什麼,從不出錯。

這部劇里,他將挑戰另一領導角色——執行局中,女主的頂頭上司。

看他一抿茶,一斜眼,那味道就有了。

第五位,王同輝

又一位說名字不認得,說角色有畫面的演員。

《雪中悍刀行》中的曹長卿,《警察榮譽》中的老片兒警,也是演啥是啥。

他演法院領導,演技不愁。

第六位,薩日娜

作為國劇的「母親專業戶」,薩日娜這兩年其實演了不少母親。

這部劇終於拜託慈母形象,這次飾演被執行人員,操起掃帚就往執行人員身上招呼。

這次和她搭檔演夫妻的,是另一位國家一級演員趙君。

草根夫婦,這還不妥妥的。

第七位,趙柯、董可飛

把這兩位一起說,原因很簡單,《慶余年2》里的柳姨娘和大寶都來了。

此外,還有丁嘉麗、印小天、林家川、劉向京、董璇、霍青等6位實力派出演,這陣容絕對不弱。

三、政法大劇能出爆款嗎?看國劇的「現實感」

從類型來看,《執行法官》顯然屬於現實題材、主旋律政法劇。

政法劇在國產劇里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我們也需要這樣的作品去反映執行法官這群可敬的一線工作人員。

曾經的主旋律作品曲高和寡,如今已是爆款的密碼。過去沒收視的題材,現在都出了爆款。

所以題材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拍。

執行局打通公平正義「最後一公里」的故事,自帶現實感和衝突感,和老百姓的生活也是緊密關聯。

加上央視的底盤和羅晉的觀眾緣,拍好了,會很好看,要爆不難。

本劇導演安建代表作是《小姨多鶴》、《北風那個吹》、《安家》等,善於拍現實題材,作品質量相當穩定,作品中的人物也以有血有肉著稱。

從殺青特輯來看,全劇約設大場景190個、細場景380個,其中,主場景的搭建面積約6000平方米。

此外,劇組還在最高法的支持和指導下,遴選到符合劇情展開的拍攝地福建泉州,巧妙運用泉州老街,打造出有人情味的主場景。

各種硬體,都不差。

但成敗關鍵,在我看,還是在於現實感。

過去幾年,國劇湧現了《狂飆》《底線》《巡迴檢察組》等一系列主打現實感的政法劇佳作。

現實就是這些爆款的底氣。

所以拍出的劇,才有現實說服力,觀眾愛看這種動真格的劇集。

我認為《執行法官》需要的,正是拍出那種源於現實的真實感和戲劇張力。

當故事與現實有了映照,觀眾自然流連忘返。

而比收視和熱度更有意義的,則是讓觀眾了解執行法官這個群體,在故事中,知法,懂法。比如「我們不僅要保障申請人的權利,也要保障被執行人的權利。」

「法律判決,只是文字意義上的正義,要使判決獲得事實正義,即老百姓能看得見摸得著,且實實在在的物質結果,這就是執行法官存在的意義。」

真正的現實題材大劇,理應作用於現實。

成敗與否,還要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