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已達到「B級片」了,觀眾:導演關係多硬,才能讓這片上映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20

今年的端午檔,完結了,共有7部新片先後上映。

這其中,有從好萊塢引進的大片《瘋狂的麥克斯:狂暴女神》、《美國內戰》,也有來自西班牙的高分電影《機器人之夢》。

圖片

不過,排片較高且有競爭實力的,也就喜劇片《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警匪片《掃黑·決不放棄》、文藝片《走走停停》和港產警匪片《談判專家》,這4部電影。

圖片

這其中,由五百執導的「掃黑除惡」電影《掃黑·決不放棄》(下面簡稱《掃黑》)因其「土到掉渣」的片名,引起皮哥的興趣。

本著打發時間的目的走進電影院,沒成想觀影過程,卻別有一番風味!

《掃黑》這部電影到底質量如何,今天咱們就一起聊聊。

01、同樣是「警匪掃黑片」,《三叉戟》和《掃黑》的差別,一目了然

近幾年,我們內地以「掃黑除惡」為題材,創作的影視作品不少,但直接拿「掃黑」倆字做片名的作品卻不多。

其中在豆瓣上分數最高的,就是2021年的28集電視劇《掃黑風暴》,巧的是這部劇也是由五百導演執導的。

圖片

五百導演不是那台灣唱歌的伍佰。

他本名郭書博,是生於吉林長春的80后。

(以下,咱們還是稱之為郭導)

郭導,2012年出道,既拍網劇也拍電影。

他的作品雖說整體評分不高,但貴在認真。

2016年的12集漫改真人武俠劇《畫江湖之不良人》,就受到動漫迷們的肯定。

圖片

不過,郭導最擅長的,還是刑偵犯罪題材。

比如,他改編雷米小說的刑偵劇《心理罪》、上面提到的警匪劇《掃黑風暴》、翻拍韓國電影《老手》的動作片《「大」人物》,都是觀眾認可的口碑佳作。

這一點和拍《三叉戟》的高群書,倒有些相像。

圖片

但,郭導是80后,高群書是60后,兩人的年齡差著一輩,創作思路和對電影的理解也很不一樣。

皮哥前不久介紹過《三叉戟》,同為「掃黑」題材電影,在這裡咱不妨把兩部電影,來做個對比。

電影《三叉戟》開頭就直奔主題。

「老炮兒」崔鐵軍、徐國柱和潘江海是警界成名已久的「三叉戟」。

圖片

他們臨近退休時,意外被捲入一宗300億巨額洗錢大案。

而面對的是以黃有發為首的,盤踞在青安市20多年的黑惡勢力。

109分鐘的「壓縮」片長,要塞進30多個出場人物,使影片內容塞得滿滿當當,從片頭字幕打出之後,就開足馬力走劇情,絲毫不給觀眾一點喘息的時間。

因此才給人一種情節跑火車,人物像走馬燈一樣過,一個能留下印象的人物都沒有。

《掃黑》的觀感,卻不一樣。

它的開頭就花費大量筆墨,交代了一起發生在十年前的礦難。

奎州市的鑫源煤礦,曾發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正在礦井中作業的15名礦工全部遇難,當天負責檢測的安全員劉小滿(楊皓宇飾演)被判12年徒刑。

這起礦難,實際上是一起人為的事故,礦工李海因嗜賭欠下賭債無力償還,才被黑惡勢力收買,破壞了礦井中的瓦斯報警器。

事故發生后,李海潛逃失蹤,卻讓老實人劉小滿背鍋,坐了十年冤獄,家中老娘無人照顧,女兒劉滿月(張藝凡飾演)也淪為夜總會失足少女。

劉小滿出獄后,看到家中境況憤恨不已,於是懷著滿腹苦水寫了舉報信,想為自己洗刷冤屈。

誰知那幾封舉報信,卻輾轉落入黑老大太平集團董事長黎太平(石兆琪飾演)之手。

黎太平派出手下,對劉小滿打擊報復,最終導致劉小滿心灰意冷下跳河自殺。

有人說,楊皓宇這兩年專演「苦命人」。

他在《第二十條》中就演了見義勇為,卻被判入獄的公交車司機張貴生,在影片中途就被車撞死。

在《掃黑》中,他飾演的劉小滿也是「不得善終」。

他就像我們千萬勞苦大眾一般老實本分做人,卻因黑惡勢力的迫害,而最終走向絕路。

郭導在採訪中就說了,他刻意安排並著墨塑造這樣一個普通老百姓角色,就是為了「揭露黑惡勢力,對普通家庭所帶來的災難性危害」。

劉小滿在出獄后努力想要修復父女關係,找回失去的幸福,但現實卻再次給予他沉重的打擊。

劉小滿的死,是引發李南北(肖央飾演)決定徹查鑫源煤礦事故,剷除黑惡勢力的誘因,也是整部電影故事的開端。

如此大費周章,塑造一個配角人物,來交代故事起因。

這種劍走偏鋒的操作,在同類電影中絕無僅有,卻能夠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將觀眾的情緒帶進電影中。

劉小滿就像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人生中最好的十年在監獄中度過,出獄后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要面對妻離子散和中年危機。

他所面對的困境,我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

02、壓垮李南北的「最後一根稻草」

《掃黑》的「類型」一欄寫著: 喜劇/犯罪。

喜劇+犯罪,這在內地的「掃黑」題材電影中,也是非常另類的。

網友們對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一些警匪電影記憶猶新,覺得過目難忘,很大原因就是當時多數電影,都拍成了輕喜劇。

還記得,最好的警匪片是哪部嗎?

成龍的《警察故事》、周潤發的《老虎出更》、劉青雲的《衝鋒隊之怒火街頭》。

這些電影都有紮實的原創故事、扣人心弦的情節、火爆的動作場面。

但每段情節,每句對白,單獨拎出來都很有意思,都詼諧幽默、引人發笑。

我們內地的商業片,是在2000年之後才慢慢發展起來的,卻從一開始就沒能學到這港片的「精髓」。

即使偶爾在電影中,出現一些較為輕鬆的搞笑情節,那些班科出身的,一板一眼表演的演員們,也沒能很好地處理,使電影的基調不能始終保持在那種輕喜劇的氛圍中。

圖片

本片卻令皮哥眼前一亮。

因為片中的主角刑警隊長李南北,的確是當作一個喜劇人物來塑造。

而肖央的表演,也將人物的性格特點,拿捏得恰到好處。

與以往那些偉光正的英雄人物,或者《三叉戟》中那三位警界大佬不同,李南北就是個胸無大志、得過且過的小人物。

圖片

他雖然把「升職加薪」掛上嘴上,卻非常「佛系」。

出任務時,會給自己領導買點小禮物,也會為女兒選擇學校找關係。

工作上則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領導要他進「掃黑」專案組,他卻當作燙手山芋,能躲就躲,就怕得罪人,即使因此被領導訓斥也毫不在乎。

在李南北的眼裡,「掃黑就是一陣風,你見過哪陣風把大街刮乾淨了?」

所以「平安是福」,能混一天算一天。

這種消極的思想,哪有「掃黑英雄」的樣子?

就連身邊的徒弟俞青(范丞丞飾演)都看他不順眼。

但這種形象卻很真實,誰不想安安穩穩過日子呢?

李南北並不是毫無鬥志。

在他心裡有一桿秤,他覺得當警察的,只要做到安分守紀,維護社會秩序就好。

而劉小滿的自殺,就是壓垮他那道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即使老實本分的普通百姓也活不下去了,身為警察就應該站出來,為這樣的老實人討回公道。

李南北日常是個平易近人的人,身為警察卻沒有半點架子。

他喜歡自作聰明,在旅遊區買東西還會被宰;去找證人了解情況會帶上半個西瓜做禮物;打籃球砸到人會倉皇逃跑,在他的身上最不缺的就是搞笑基因。

但,李南北也有善良和不屈的一面,在他的心裡公理和正義,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

為了徹查礦難事故大案,他會把別人擠破頭也要去巴結的社會名流黎太平的微信拉黑;

為了肅清奎州市的黑惡勢力,他連跟自己做了三十年兄弟的副局長段毅(余皚磊飾演)也不放過。

與《三叉戟》中那種符號化的警界狠人不一樣,李南北的形象顯得更為真實,也更加接地氣。

圖片

正是這個自帶喜感的人物,為電影定下了一個輕喜劇的基調。

就像《警察故事》中的陳家駒,使電影在講述正邪交戰的過程中,氣氛不至於太過壓抑,給觀眾帶來舒適感。

李誠儒作為內地影視圈中的大佬,參加綜藝節目時經常「口無遮攔」,似乎只有他最懂電影。

而當皮哥看到他在本片中飾演的警察局長於洪波時,才真的相信他的確對電影有著獨特的見解和體會,挑劇本的眼光也非常精準。

圖片

片中的於局長既是李南北的上司,也是他的長輩和堅強後盾。

正是於局長在背後的支持,才讓李南北能夠深入調查下去,最終將盤踞奎州市的太平集團及其保護傘市長王佟暉(焦剛飾演)和副局長段毅連根拔起。

李誠儒的表演:

一是要擺出「警察局長」的架子,配合肖央的表演;

二是要表現出作為長輩的嚴厲和關心,眼神中既要嚴肅,又要適當透出占慈愛的光。

這方寸之間的把握,要非常精準,而李誠儒憑藉多年的表演經驗,竟把角色塑造的相當立體。

另一個給皮哥留下印象的,是石兆琪飾演的黑老大黎太平。

他並沒有像一般警匪片中那樣把這個反派大Boss塑造成臉譜化的大惡人,而是在表演上盡量收斂,讓黎太平由始至終都覺得大方得體,舉手投足間都是有修養的「成功人士」的樣子。

圖片

其實一部好的電影就應該儘可能立體地塑造每個人物。

《掃黑》中出場的人物也不比《三叉戟》中少,但郭導只單獨拎幾個重要角色出來認真塑造,其他人物都起點綴的作用。

03、2個大反派,太抓眼球,男二號要火向全國了

動作戲,在犯罪片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但郭導對電影中的動作戲編排,卻是盡量做到「精準投放」,點到即止。

開頭,李南北帶隊在雲南邊境抓捕在逃犯一段,就拍得緊張刺激,可與港產動作片相媲美。

由於意外抓獲了潛逃多年的黑社會頭目曹小軍(耿樂飾演),李南北等人在回程時遭遇兩名職業殺手的襲擊。

這兩名殺手各開一輛推土機,把李南北等人開的兩輛車砸成廢鐵,整段戲飛沙走石,十分驚險,推土機砸汽車的點子也相當有創意。

片中,有兩段重要的打鬥戲。

一是李南北和俞青在抓捕李海時與一夥流氓正面衝突,在一個小工廠里有段打鬥,以俞青負傷和李海等人被捕結束;

二是李南北追捕黎太平時,在小船上與一幫黑社會搏鬥。

這兩段打鬥戲,都在中途轉場,接著電影就直接交代結局。

圖片

也許是出於控制片長考慮,郭導沒有「將動作戲進行到底」,或者是為了過審,需要控制動作戲的尺度。

總之這樣有意略去打鬥戲,使電影顯得更加簡潔明快,不會讓觀眾覺得冗長乏味,對整體節奏的控制也是有幫助的。

圖片

至於主線故事「掃黑」過程的呈現,電影也儘力做到峰迴路轉、跌宕起伏,充滿了反轉和變數。

黎太平對付各級官員,都有不同的招式。

他用地下賭博,使住建局局長欠下巨額賭債,再逼迫他出來自首,為自己擋住第一波攻擊。

圖片

圖片

王佟暉市長是個好色之徒。

黎太平又投其所好,用「美色」腐蝕王佟暉,使其慢慢墮落,變成自己的保護傘。

圖片

圖片

這些權術和伎倆,現實中的確都是黑老大們慣用的手段,在電影中表現出來,也能夠讓觀眾信服,編劇在創作劇本時明顯是下了功夫。

圖片

余皚磊飾演的警察局副局長段毅,是片中的男二號,既與黎太平勾結,又和李南北是生死之交。

在家中他是「家族榮耀」,在警界他是秉公執法的好警察,背地裡他又是黑惡勢力的最後一層「保護膜」。

這是個極其複雜的人物,前期隱藏很深,直到最後才凶相畢露。

圖片

當面對專案組的步步緊逼時,段毅和黎太平決定「棄卒保車」,把王佟暉供出來,保住太平集團和自身利益,這一手好棋促使「掃黑」行動陷入停擺。

圖片

黑社會的無惡不作和不擇手段,「保護傘」的隱蔽和狡詐。

「掃黑除惡」行動的艱巨與複雜性,在電影中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現,一部「掃黑」電影能夠做到這些,已經是相當的完美。

04.「掃黑片」最後的絕唱

由於這些年「掃黑」題材電影多而且雜,有消息稱今後「掃黑」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有可能將被叫停。

假如傳言是真的,那《掃黑》就將是「掃黑」題材電影的收官之作。

以這樣一部作品來為「掃黑」題材畫上句號,皮哥覺得也是夠格的。

圖片

皮哥對這部電影還是比較滿意的,觀影的過程也非常愉悅,塑造尺度上也幾乎達到B級片。

圖片

圖片

無奈就目前來看,票房就是不溫不火。

亂起片名是導致《掃黑》的票房上不去的最大原因,而宣發做得不甚給力,以及除了肖央之外,沒有能撐起票房的大牌影星,也是限制票房漲勢的因素。

圖片

有媒體預測《掃黑》的最終票房將會落在2億左右,這個成績對於《掃黑》來說,其實也虧大了。

小編還是希望它能夠賣得好一點,畢竟這是一部與眾不同的好電影,而好電影需要我們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