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千嬅:開演唱會,怎樣能讓粉絲不吵? 加载评论...
資訊  高能E蓓子  2023-10-17

一邊是搶不到陳奕迅的票,一邊是搶到票的看完演出差評,嫌歌單太冷門,嫌不講國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人與人之間的悲歡始終不相通。

陳奕迅的「澳門演唱會被要求講國語」事件,已經吵了好幾天,我們後台的留言討論也很激烈。

這事兒,難道真的只有非黑即白的解法嗎?

陳奕迅「黑面」事件

前陣子我有個朋友到處找搭子和搞票看陳奕迅澳門演唱會,緊張又焦慮,我試探著問:「要不你考慮把票出了改看內地場?」但朋友還是不到最後一刻不想放棄澳門場,原因是「澳門場粵語歌多,歌單或許會接近紅館歌單。」

這就是澳門場的吸引力。

結果首場就有些爭議,大家發現,國語歌的比例還挺多(有粵語版但唱國語那種),有網友就會覺得,這和看內地場有啥區別?關鍵澳門的吃住行還貴得多啊!

這是澳門站的第一輪爭議。緊接著,才是上熱搜的「講國語」事件,是說talking的時候陳奕迅被要求講國語,他不高興黑臉回懟。

直到完整版的視頻和現場觀眾的repo放出,大家才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當時陳奕迅是在講巡演的概念和介紹樂隊,但現場很吵,說話總被各種打斷,還有人大叫「講國語」,他愣了一下,接著用英語說「ilove speaking whatever the way a lauguage iwant」。再切換國語說「你可以說'麻煩你說國語』,就比較好聽一點了」「我不是不會講國語,我可以講國語,我說得很流利也可以,但你可以要求『唔該』、請、麻煩你……」

最後他還說「nonono不要誤會我的意思,如果有人說speaking English,我也會(露出黑臉表情),shutup!」——算是求生欲拉滿了。

註:引發爭議的人提的是「國語」,本文就用國語指代普通話了

這樣看來,他在意的不是講什麼語言,而是被「命令」講國語,覺得不被尊重,肥陳表現得有點「燥」,但也不是全程黑臉,有帶微笑。

其實陳奕迅本人還是隨和的,之前在工作場合接觸過,他會開心地和工作人員說「我在學國語」,並非不願意講國語的人。而澳門除葡語外也講粵語,附近珠三角也是粵語區居多,在澳門講粵語,符合邏輯。

但邏輯和「實戰」可能是兩回事。

旅遊城市加上不少演出有「賭場特供」的性質,去看演出的人也來自五湖四海(拿贈票的有不少)。像幾年前我在澳門看謝霆鋒,他會先問台下觀眾,想聽講國語還是粵語,底下「講國語」的呼聲更大,他就全程講國語了,一瞬間讓我恍惚以為不是在澳門而是在內地。

而陳奕迅這個演唱會的爭議,就如同他的歌《Shall we talk》,欠缺溝通,也不太懂得努力珍惜對方。

藝人團隊並沒有針對澳門這個地方作出一些特色宣傳方向,粉絲只能根據刻板印象推測澳門可能會有更多粵語歌,結果沒有。那增加國語歌比例是表現出了取悅內地粉絲的誠意,可talking又全講粵語,聽不懂的粉絲會著急大喊,台上歌手覺得說話總被粗暴打斷,心裡也不舒服。

最後一拍兩散,這菜誰都吃得不高興。

同樣是澳門演唱會,之前張學友在用粵語介紹一位年長的老師的時候,也被一位大哥打斷「講國語」,張學友笑呵呵說「我講國語也很好的」。

皮一下再講粵語(不完全配合大哥),再切換回國語,最後變成雙語頻道,誰都不得罪。

這樣的處理方式確實高情商,作為場外觀眾我們也會覺得突然打斷人說話很無禮,所以在藝人的角度看,配合是禮貌,拒絕配合也是道理。

Eason如果想妥善應對,其實也可以用更圓滑一些的方式。

嗯,第二天已經變成一句話三種語言了……

問題來了,大家各懷鬼胎(bushi)看演唱會,要怎樣才能做到「皆大歡喜」?

川渝天後楊千嬅的誕生

和陳奕迅澳門演唱會上有人喊「講國語」截然相反的,最近楊千嬅在重慶的演唱會也上了熱搜。

唱《少女的祈禱》有大合唱不稀奇啦,她唱到《稀客》的時候,底下突然響起大合唱,一臉震驚的楊千嬅左右張望,難以置信。

接著嘗試把麥伸向觀眾席,真的能收到大合唱的聲音……驚喜、激動、震驚的千FA,忍不住邊唱邊掉淚。

這首歌比較冷門,但現在目測要被川渝人民奶紅了

也因為這次大合唱,楊千嬅「川渝天後」一戰成名。

說起來,楊千嬅的唱法以「故事感」見長,在港圈發展多年,直到一首《處處吻》被惡搞出圈之後,才常來內地開唱。演出也多以粵語歌為主,互動的時候會很配合地講港普,甚至會蹩腳地學一兩句當地方言,她的誠意,許多人看在心裡。

這回開巡演,也是做足準備,開發布會預告了每個城市,公開歌單,粉絲們私底下已經做足功課。來到重慶,大家在她唱《稀客》的時候來個大合唱,從來沒見過如此陣仗的楊千嬅被感動得稀里糊塗。

之前E姐還去看過她的發布會

這是粉絲與偶像「真心換真心」的雙向奔赴,是建立在雙方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的。

還有蔡依林,她的演唱會真的是打破了「港台歌手來內地划水敷衍」的刻板印象,儘力搬來精緻的舞美,不遺餘力唱好每一場,每到一站她還會先問粉絲當地有什麼美食,然後去打卡錄成vlog,售前售後服務一流。

最好笑是到深圳站,Jolin安安靜靜,大家心想大概林姐覺得深圳是美食荒漠吧……

沒想到Jolin還是錄了一期椰子雞出來!她懂der!用心了!

另一位同樣來自寶島的林宥嘉,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在一首歌里用當地方言說一次「我愛你」,還會把這些「我愛你」都錄下來發在社交平台上,相當有心。

所以,藝人誠意值越高,歌迷們越是會給予更真心的反饋:大家知道什麼時候該安靜聽歌,什麼時候要大合唱,什麼時候可以拿手機點起「星星燈」,這樣的演出氛圍自然也會好。

真心換真心,憋瘋了可還是得講素質

不過,今年的演出市場比較特殊,憋了三年,藝人和觀眾們多少都有點瘋,有人報複式開唱,有人報複式看演出。

這就導致了許多路人盤較大的藝人,一開唱湧進去大量路人,和熟門熟路的粉絲擠一起摩擦不小。

其中最大的摩擦應該是「求婚」問題,路人覺得在演唱會上求婚很浪漫,粉絲氣到跳腳——一張票找黃牛買成千上萬,每分鐘以十百計算,你這一求婚直接給我耽擱一首歌?!

五月天演唱會上有人求婚,被粉絲罵到上熱搜。

並且五月天演唱會基本是大型蹦迪現場,可有很多路人坐著會被敲站起來,氣不過的路人會上網掛人理論……

最新戰況是wmls在背後貼紙:不要喊我坐下↓

同樣被吵上熱搜的,還有蘇打綠的吳青峰。

說實話,不讓拍照這事,基本是所有喜歡蘇打綠的人都知道的。十多年前吳青峰就和粉絲約定好,演出不要拍照,大部分粉絲都當做一個契約守下來。

2020年在台北開唱就真的因為拍照問題演唱停下來了

這次蘇打綠準備開唱,吳青峰提前打預防針,發文呼籲大家「不要拍照」,這在粉絲看來很正常。

但被yxh掐頭去尾又成了吳青峰不讓拍照,最後演變成熱門話題:花錢看演唱會,不讓拍照合理嗎?

這個話題可以寫出一萬字論文,反正看電影想屏攝的人還是會屏攝,咱就不展開了。

很多時候藝人和真愛粉之間,是有一些彼此「心照」的約定,比如有的藝人在台上打手勢,粉絲就知道什麼時候要叫什麼時候收,有的藝人在一些地區開唱會用當地的語言講話。

但如果一個演出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些,有些「節目效果」做不出來,有些好看細節因為此起彼伏的拍照聲而被忽略,那虧的其實還是買票進場的人,所以有時候看演出,做好功課,互相尊重是挺重要的。

反過來說,你覺得嚎多幾聲刷存在感、在演唱會上求婚是賺麻了,那因此而被你影響觀看體驗、甚至損失一首歌時間的粉絲,能向你索賠嗎?

E姐結語:

前陣子刷到一些帖子挺好笑,強調自己是陳奕迅資深粉,看演唱會發現全是冷門歌,大喊回水差評,類似的,還有張惠妹等藝人粉絲也用類似套路發帖,引戰效果十足——不知道上來先說一句「十年粉絲」是什麼流量密碼,做人謙虛點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我的記憶里,種草一個巡演,認真去了解主題,再決定自己要不要花錢,應該做什麼攻略去看演出,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一點點做足準備,裝滿期待,出發去現場,聽著聽著共鳴感湧起那一刻,你會覺得不虛此行。

甚至連那場演出的粉絲大合唱,歌手不小心的跑調,以及結束后和小夥伴狼狽趕車的經歷,都會成為個人獨一無二的快樂看秀回憶。

但有些人的「報復性看演出」,總有點囫圇吞棗的意味,好像憋了三年沒發個朋友圈炫耀就少了點什麼似的,花高價到現場發現人家雙向奔赴你格格不入,傻眼了,只恨沒得去大眾點評點個差評退款。

朋友們,把腳步放慢點,心態放穩點,多些尊重,把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花錢買不快活的事咱不幹了好不?

別的不說,就一問題:看bp去澳門開演唱會,你會叫她們說中文嗎?

比起說什麼語言,難道不是划水更讓人生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