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等齊聚暑期檔,國產奇幻片的春天來了?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28


1905電影網專稿 七月將至,2024年暑期檔終於要「熱」起來了。近期,一眾新片陸續官宣加入暑期檔,其中7月新片就有17部之多,包括了《默殺》《歡迎來到我身邊》《傳說》《抓娃娃》《異人之下》《野孩子》《死侍與金剛狼》《神偷奶爸4》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共有三部國產奇幻片同時出現在7月,分別是於適、王影璐主演的《歡迎來到我身邊》(7.5上映)、成龍主演的《傳說》(7.12上映)、烏爾善執導的《異人之下》(7.26上映)。據統計,目前《歡迎來到我身邊》想看人數超過7萬,首日排片佔比超過50%,《傳說》想看人數接近12萬,首日排片佔比超過90%。《異人之下》雖距離正式上映仍有一段時間,但憑藉去年《封神第一部》的成功和改編漫畫IP,導演烏爾善、異人訓練營、國風異能設定等話題也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討論。

暑期檔:國產奇幻片的必爭之地

2015年,《捉妖記》和《尋龍訣》成為繼《無極》、《畫皮1、2》之後國產奇幻片創製的又一個里程碑。此後,國產奇幻片每年的產量從3部提升到了10部左右,其中,暑期檔則幾乎每年保持2-3部的供給。

今年5月,烏爾善表示原定暑期上映的《封神第二部》不能如約而至。這無疑是今年暑期檔的一大遺憾,但也為後續新片的加入提供了機會。

目前來看,《歡迎來到我身邊》、《傳說》、《異人之下》三部國產奇幻片分別呈現出了不同的樣貌。

在題材方面,《歡迎來到我身邊》不同於其他兩部,「愛情+輕喜劇+奇幻」的風格搭配讓影片傾向於輕質化的敘事。一場意外導致的幻視讓男主只要看到黃色的東西面前就會出現一隻嘎嘎叫的大黃鴨,而這個病只有女主能夠治好,二人也因此產生情愫。奇幻愛情片在近年的電影市場上並不多見,可以對標的影片如《超時空同居》和《怪胎》,後者同樣講述了一個非你莫屬的愛情故事,同樣也用疾病的出現與消失構築影片的奇幻氛圍。

《傳說》和《異人之下》則在題材上更加厚重,前者延續《神話》的尋寶冒險與穿越設定,後者聚焦當代都市的異人異能,二者各自進行著國產奇幻片的創新探索。《傳說》在跨越千年的時間尺度上呈現一個遠離世俗的絕美聖地和古代戰場,從目前釋出的物料看,千人劇組的幾經周轉、萬匹真馬的大場面調度都將奠定影片的史詩氣質。而《異人之下》既要克服漫畫改編真人電影的困難,又要與此前網劇版本相區別,只有這樣,才能將影片的青春質感、都市空間與異能設定完美融合。

在主創團隊方面,三部影片的導演都曾有過奇幻電影的拍攝經驗。《歡迎來到我身邊》導演宋灝霖此前曾參與過《赤狐書生》的創作;《傳說》導演唐季禮既是資深的動作片導演,又是影片前作《神話》的導演,而且他與成龍搭檔多年,執導過數部成龍經典電影,如「警察故事」系列、《紅番區》、《十二生肖》等;至於《異人之下》導演烏爾善,除了「封神」系列外,其執導的《畫皮2》和《尋龍訣》都曾掀起過國產奇幻片創製的浪潮。此外,烏爾善匯聚了老中青三代不同年齡層的演員,延續了「封神」系列的培養模式,開啟「異人訓練營」,圍繞演員開展針對性訓練。

總之,三部影片各有千秋。然而,同檔競爭的情況下,國產奇幻片還能延續《封神第一部》的成功嗎?

起起伏伏的十年:暑期檔的「奇幻之旅」

自《十面埋伏》在2004年一舉拿下1.5億票房開始,暑期檔逐漸受到重視。但當時該檔期主要以好萊塢大片、港片以及國產喜劇片為主。直到《捉妖記》的出現,為暑期檔開闢了一條專屬於國產奇幻片的賽道。

作為中國影史第二部破20億電影,《捉妖記》以先秦古籍《山海經》為藍本,結合《怪物史萊克》的妖怪造型設計,打造出了一個人與妖怪和諧共生的奇幻世界,也讓仙俠志怪題材成為了暑期檔奇幻片的主流。諸如《封神傳奇》、《悟空傳》、《鮫珠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這些影片或取材自神話傳說,或改編自玄幻網文,天然擁有的傳統文化基因和原著粉絲基礎,也讓它們成為了暑期檔票房大盤的重要支撐。

但是,當「華麗視效」成為電影工業的代名詞,當「大IP+流量明星」成為公式,當「人妖二元對立」成為套路時,國產奇幻片似乎又回到了十年前《無極》、《畫皮》時期的美學怪圈。過度的同質化供給,也讓觀眾陷入了審美疲勞。

當然,在這股國產奇幻大片的創製浪潮下,也有一些新面孔。

以青春、愛情、喜劇為代表的輕質敘事進入了國產奇幻片的創製實踐中。從2015年的《重返20歲》之後,穿越時空、身份互換的軟設定成為了國產奇幻片與當下現實聯結的另一種方式。而在歷年的暑期檔中,2018年《快把我哥帶走》的出現帶來一股清流。相較於此前的「人神魔亂斗」、「妖怪叢生」,「我哥變她哥」的錯位設計將青春與奇幻融合在一起。最終,影片以3.75億的票房抵住了同檔期奇幻大片《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的衝擊,豆瓣評分也與《捉妖記》不相上下。

然而,類型融合的方式看似可以破解國產奇幻片的困局,但各種輕質化元素的介入反而模糊了奇幻片本身超越現實、富於想象的一面。

與此同時,在市場方面,年輕觀眾的集聚雖然是暑期檔的優勢,但即時的市場反饋也讓國產奇幻片不斷受挫。

近十年的暑期檔國產奇幻片市場,僅有2015年《捉妖記》、2016年《盜墓筆記》以及2023年《封神第一部》三部影片超過了10億票房,其他大多徘徊在4億上下。並且,2019、2021、2022幾乎沒有代表性的國產奇幻片出現。正因為國產真人奇幻片的稀缺,反而讓帶有奇幻元素的動畫電影成為代餐。三年中,《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楊戩》等紛紛加入暑期檔。而且即使縱觀這三年,也僅有《刺殺小說家》票房超過10億,上映三天實現了票房逆跌,顯示出了國產奇幻電影的消費潛力。

中國電影工業的進步拉高了大眾對奇幻電影的期待,但部分奇幻電影的質量並不能令觀眾滿意,這也是《封神第一部》自定檔后就遭遇質疑的原因之一。

然而,《封神第一部》一經上映便逆轉了映前褒貶不一的口碑,並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烈討論。而且影片不僅推陳出新貢獻了一個現代神話,更為中國電影工業化製作提供了一個經典範本,最終取得了26.34億的票房,5000多萬的觀影人次,僅次於《戰狼2》。

如今,前有《封神第一部》鋪路,今年三部賣相頗佳的國產奇幻片齊聚暑期檔,吊足了觀眾胃口:國產奇幻片的春天真的來了?

5月底上映,奇幻片《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雖有破圈的潛質,但卻僅取得了1400多萬的票房。

從檔期布局看,三部影片都面臨著較大的同期競爭壓力。與《歡迎來到我身邊》同期上映的影片還有《默殺》和動畫電影《傘少女》,前者由《誤殺》導演柯汶利執導,是近年熱門的犯罪類型片,後者改編自原創國風漫畫《傘少女夢談》,目前的貓眼想看人數與《歡迎來到我身邊》持平。至於《傳說》和《異人之下》,與二者同期上映的影片中都有好萊塢引進片的加入,一個是環球影業的經典IP《神偷奶爸4》,一個是漫威超英片《死侍與金剛狼》。此外,與《傳說》同期的還有王俊凱主演的現實題材電影《野孩子》。

上述這些情況都為今年暑期檔的國產奇幻片增添了很多不確定性。

戰爭、科幻、奇幻是最能體現電影工業化水平的三種類型,目前國內都有了對應的代表作。所以接下來,無論是行業還是市場,或許更需要的是「小而美」的精品佳作來延續此前工業巨制掀起的浪潮。此次暑期檔的三部國產奇幻片雖不是「封神」系列的鴻篇巨製,但都各具特色,分別在暑期檔奇幻賽道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無論如何,國產奇幻片的春天,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