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大戰金剛2》還是要看,畢竟是看一部少一部的怪獸大亂斗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3-31

看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一開始覺得楊鐵心、郭嘯天蠻厲害的,以鄉村隱俠的身份,打的金兵落花流水,抱頭鼠竄,真不愧名門之後。楊鐵心不愧是抗金名將楊再興的曾孫,郭嘯天不愧是梁山泊好漢地佑星賽仁貴郭盛的後代。

跟著故事成長,隨著新人物的出現,又發現「黃河四鬼」很拉風,老大「斷魂刀」沈青剛、老二「追命槍」吳青烈、老三「奪魄鞭」馬青雄、老四「喪門斧」錢青健,他們出場時格調相當高。當時金國趙王完顏洪烈率兵圍剿鐵木真,而「黃河四鬼」就以金軍的前鋒大將的身份出現。

原文寫道:「鐵木真的長子朮赤對準了他嗖的一箭,完顏洪烈身旁縱出一人,一伸手把箭綽在手中,身手矯捷之極。完顏洪烈喝道:「去將鐵木真擒來。」四人應聲撲上山來。郭靖不覺一驚,見這四人使的都是輕身功夫,竟是武術好手,並非尋常戰士。」

連朮赤的箭都能輕鬆抓住,這相當厲害了。朮赤可不是凡人,他可是欽察汗國的創建者,也是蒙古大軍首次西征歐洲一舉掃平基輔的主導者。這四鬼能在他的手下當前鋒,自非等閑之輩。

那時候的郭靖年方18歲,才剛跟「全真七子」之首的馬鈺學過一陣子全真內功,然後跟著「江南七怪」學了一些外家功夫,還算不上高手,他連戰四鬼,已經很吃力。

不過,當「黃河四鬼」遇到了「江南七怪」里的老大柯鎮惡,就討不了一點好處了。

這麼說來,「江南七怪」就好厲害,而且他們都是郭靖的師傅,自然弱不了。而且他們個個有特點,全都是一頂一的大俠。

可是,當「江南七怪」遇上了丘處機,結果七個加一起也堪堪打個平手。哇,頓時覺得丘道長好厲害。

還有,「黃河四鬼」都不是弱手,那麼他們的師傅黃河幫幫主沙通天,自然就更上一層樓了。何況,他還是大金的王爺完顏洪烈府上的大內高手,拳腳自然不在話下。

不過呢,等到梅超風一出,卻發現這丘處機也是不行。簡直了,別說江南七怪,就連王府高手如沙通天、彭連虎、靈智上人、侯通海等人,也完全不是對手。

真是一山自比一山高,高手之後還有高手。

這就完了嗎?當然不!

等老頑童周伯通或者「鐵掌水上漂」裘千仞一出,又發現這梅超風也不過如此。至於周伯通,已經是絕頂高手,單打獨鬥與歐陽鋒也堪一比,但總體段位還是比五絕稍微弱一丟丟。周伯通與裘千仞算是一個等級,當然周強過裘。

到周伯通、裘千仞這裡就完了嗎?

顯然不,在「五絕」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和中神通王重陽眼裡,所謂的「鐵掌水上漂」也不過是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

一個歐陽鋒,就足以痛打全真七子,輕鬆幹掉江南七怪了。

金庸的小說,就這麼一步一向前,後浪拍死前浪。看完之後,總覺得不是味道,怎麼剛開始看的時候與後面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人物撕裂了。開始很崇拜的人物,轉臉就成了弱雞,逼著人移情別戀,不停喜歡新出現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

答案也很簡單。

因為不得不如此,必須這樣寫。

這是因為小說當初是連載的,人物出現必須要有遞進性。郭靖初出江湖,遇到的敵人就是「黃哥四鬼」,為了吸引讀者,這四鬼必須看起來牛皮哄哄,不然吸引不住讀者。

四鬼就能輕鬆抓住朮赤的箭,勇作陣中前鋒,實力自然不能差。

問題來了,四鬼已經這樣了,那麼他們的師傅沙通天自然要比他們厲害。作為黃河幫幫主的沙通天,綽號鬼門龍王,他的師弟是三頭蛟侯通海,顯然都非等閑之輩。

等讀者消化完了沙通天等人的功夫,覺得他與丘處機不相上下,都是難纏的角色。在別的小說里,有了這樣的高手,已經夠了,但是金庸這才開始呢。小說還要接著連載,總不能將故事停留到了沙通天這裡就不再往下寫了吧。讀者還是要看新鮮內容的呀。

於是,接下來,歐陽克出來了,功夫比沙通天等人又上一層。再然後,「黑風雙煞」出來,鐵玄風、梅超風夫婦的功力又上一層。

就這樣,連載要繼續,小說中出現的人物就得一個比一個牛,後面出現的人物必須要比前面的人物更厲害,要不然就寫不下去,讀者就會棄追。一路下來,當初的楊鐵心與後面的王重陽相比,已經判若雲泥,簡直不是一個世界里的人物了。他們都是高手,但是高手與高手之間,差別實在是太大了,不忍直視。

扯了這麼多金庸,跟要寫的《哥斯拉大戰金剛2》啥關係?

當然有,必須有。因為寫射鵰就是一個類比。

《射鵰英雄傳》是一部連載小說,其實完全可以把傳奇公司出品的「怪獸電影宇宙」也看成是一個連續劇。如果拋開前面的《哥斯拉》《金剛:骷髏島》《哥斯拉2:怪獸之王》《哥斯拉大戰金剛》,只來談《哥斯拉大戰金剛2》的話,那感覺就像直接去看《射鵰英雄傳》的後面的高潮部分,直接去看華山論劍的情節去了。

《射鵰》里有郭靖的成長線可以順著走,對比性比較明顯。傳奇的「怪獸電影宇宙」其實可以拿金剛作為成長線來捋一捋。

畢竟,哥斯拉身為史前怪獸,只需要休息休息就可以接著開干,不會死。但是,金剛不行,金剛只是長的大,他依舊是一頭普通的大猩猩,會遵循自然規律,會死的。

在2017年上映的《金剛:骷髏島》中,影片中的故事線是1973年,那時的金剛尚處於青少年時期,尚且只是骷髏島守護神,身高30.48米,體重158噸。

等到金剛再次現身,已經到了《哥斯拉大戰金剛》,影片上映時間是2021年。從1973年到2021年,近50年過去,金剛年齡在長,身高也在長,長到了102米高,而且長上了鬍鬚,已經到了壯年時期。

從2021年的《哥斯拉大戰金剛》到2024年的《哥斯拉大戰金剛2》,這次時間間隔只有3年,但影片里的時間線更長一些,《哥斯拉大戰金剛2》里的骷髏島靚崽身高體重倒是沒有變化太大,但年齡明顯是更大了,突出表現在了他的鬍鬚已經發白了,已經進入了中老年時期。

用《射鵰》里的郭靖相比,《哥斯拉大戰金剛2》的故事線等於是已經到了後面與五絕同一個地步了。

但實際上,《射鵰》最後面的故事線與前面相比,已經亂了。前面就是一山更比以上,高手之後不斷再出現新的高手來推動故事的發展,等到最後周伯通、瑛姑、裘千仞,以及洪七公、歐陽鋒、黃藥師、一燈大師出現后,會發現高手太多了,沒法再出現功夫更在五絕之上的高手了。

那怎麼辦?

金庸不愧是金庸,他偷偷轉移了矛盾。當縱向故事線無法再延展之後,功夫沒法再高了,怎麼辦?他悄然把故事線往橫向去發展了。人物成長線變成了民族矛盾線。

《射鵰》的後期,蒙古大軍的壓迫,大金國的衰退,以及宋王朝的破敗,變成了故事的核心矛盾。鐵木真對於郭靖施壓的壓力,遠大於歐陽鋒帶給他的傷害。

矛盾還在繼續,故事還在繼續,金庸巧妙地牽著讀者的鼻子,餵給什麼讀者就讀什麼。因為金庸是高手,大家也沒有覺得被矇騙,反而覺得很爽。反正你故事寫的好,讀著痛快,也就不去追求什麼了。

但是,

嗯,

傳奇的怪獸電影宇宙的主導者,能力遠不如金庸啊。金庸能保證自己的故事不擰巴,你傳奇可就做不到了。

漫威好歹有個凱文·費奇在做主導,使得漫威有一個統一的規劃。DC在經歷了前期的失敗之後,找來了詹姆斯·古恩來做主導者,打算進一步統一DC電影的規劃。

傳奇怪獸電影宇宙的主導者是誰?

不知道。

也不是不知道,是壓根就沒有。

這就導致了《哥斯拉大戰金剛2》的故事顯得很弱雞!!!

明明是超級大怪獸之間的超級大戰,應該說格外震撼,各種震驚才對,怎麼看著看著突然有種怪物過家家的感覺了?

當金剛、哥斯拉同步奔跑,奔向對手刀疤王、雪魔的時候,真的有種過家家的感覺,一點不覺得他們有多厲害,一點不覺得場面有多宏大,反而有種不過除此,居然如此的感覺。

金剛不再顯得強大了,反而它的行為有些萌噠噠的。哥斯拉的紅鰭,甚至被網友揶揄為芭比哥斯拉。這兩頭怪獸,都是不再猛了,而是變得有些萌了。這就本末倒置,嚴重脫離觀影期待了。再加上一個故意賣萌的迷你金剛,整個片子的萌系大大增加,威嚴掃地,這對於片商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回到《射鵰》上,如果金庸在後面的故事裡依舊糾纏於五絕誰的功夫高?誰能打過誰?誰與誰關係更好?局限於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上,那這個小說的格調就高不了,也成不了經典。恰恰是金庸不再簡單的糾纏功夫問題,而是上升到了民族衝突的層面,讓狹義精神變成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反而一下將小說的格調提高了,使得小說更好看了。讀者們被牽著鼻子走,也是心甘情願的。

而觀看《哥斯拉大戰金剛2》的感覺,就是在看了前面的四部鋪墊之後,仍然在看高手過家家。大家不希望看到的全在,希望看到的,全不在。

漫威電影宇宙之所以厲害,也是在前面的各種鋪墊之後,到了《復仇者聯盟/4》里,大反派變成了滅霸。他可不是一個簡單的稱王稱霸的魔頭,而是一個擁有宏大理想的悲劇人物,他希望全宇宙達到平衡狀態,使宇宙達成永久和平,這樣的滅霸是很可愛的,也是很誘人的。觀眾覺得這樣的滅霸,儘管希望很幼稚,手段很殘暴,但是他畢竟有理想,有追求,有人性的光輝。

《哥斯拉大戰金剛2》里的反派大boss刀疤王,他有理想嗎?他有信念嗎?他可愛嗎?

全沒有,就是一個單純的惡魔而已,一點都不好玩。單向度的反派,是最無力的,就像是抗日神劇的日軍鬼子,都是泯滅人性的怪胎,這樣的反派自然讓人無法記住,毫無藝術價值。

刀疤王,同樣如此,毫無藝術價值。起碼去借鑒一下《猩球崛起》,多多少少偷點東西過來也好嘛。

這樣的一個一點都不好玩的反派,再加上一個簡單到只是工具的雪魔,這陣勢就動用了骷髏島靚崽與哥總兩個超級大殺器的聯手,這種設定實在是很弱雞,無力吐槽。

為了打而打,非常的不好玩。

不僅是故事的設定不好玩了。更重要的是角色的設定也不好玩了。

《金剛:骷髏島》里靚崽剛一露面時的威嚴感,對於觀眾的那種壓迫感,是很有震撼性的。《哥斯拉》《哥斯拉2:怪獸之王》里的哥斯拉與其他怪物的現身,那種超大物對於人類的碾壓感,也是很震撼的。

這裡面,就涉及到了「巨物恐懼症」的概念,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現實中很多人看到巨大的鯨魚、輪船、飛機、烏雲,都會感到心裡發緊,感到緊張,這就是典型的「巨物恐懼症」。與「深海恐懼症」、「密集恐懼症」、「黑暗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曠野恐懼症」、「陌生環境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等一樣,都是心理問題的一種。

「怪獸電影」的存在價值,就是充分利用了人類對於巨物的恐懼感,靠體型規模來製造心理壓迫感,對未知事物/神秘事物的恐懼感,來製造電影看點。

所以,在《哥斯拉》《金剛:骷髏島》《哥斯拉2:怪獸之王》里那些常見的嚇人場面,如:神龍不見尾、驚鴻一瞥、只聞聲音不見真容、猶抱琵琶半遮面等蒙太奇手段,在初始階段里是可以的。就像是射鵰初期的黃河四鬼、江南七怪、全真七子,在起初作為鋪墊是有效的,但真等故事展開了,再這麼玩就無效了。就像《射鵰》里後來才出現的陸冠英,身為歸雲庄的少莊主,陸家莊莊主,而且是陸乘風的獨子,還是枯木和尚的弟子,按說功夫也不錯了。可是誰讓他在五絕都已經現身之後才出現,這就造成了儘管他身手也不錯,可是讀者對他的印象都不深刻。

所以,傳奇「怪獸電影宇宙」拍到了第五部了,自然不能再靠神龍不見尾、驚鴻一瞥這些蒙太奇的小手段來玩花招,只能上來就得整狠活,上來的紅毛大猩猩刀疤王就得是非常厲害的角色,不需要鋪墊也得如此。

問題就在於超級大反派出來之後,咋樣還能使得故事好看?

可惜的是,傳奇公司並沒有解釋這個問題,缺乏有效的手段。

按說,把人類加入其中是對的,尤其是《環太平洋》原本也是傳奇公司「怪獸宇宙」里的一部分。可是,由於《環太平洋2》的表現不給力,傳奇將這個項目給停掉了,將人類開發機甲以抵禦怪獸的設定給擱置了,而且沒有將其加入後來的「怪獸電影宇宙」。這樣造成了後面的怪獸在電影里打將起來,觀眾普通希望不要出現人,只要怪獸。畢竟,渺小的人類在怪獸面前實在是太弱雞了,毫無存在感。

可是,當「怪獸電影宇宙」的主題需要往縱深發展的時候,卻發現人類還是無法繞過的,這個時候就發現缺少機甲實在是一個很愚蠢的問題,但是已經晚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說《哥斯拉大戰金剛2》肯定算不上好電影。而且,這部電影已經充分證明了它遇到了瓶頸了,很難再繼續了。

但是,還是值得去看一下的。畢竟,在福斯的「X戰警宇宙」、派拉蒙的「變形金剛宇宙」、迪士尼的「漫威電影宇宙」、華納的「DCU宇宙」先後崩塌之後,這種A級大製作的大場面電影不多了,看一部少一部。只要別做思考,單純地消遣下,買桶爆米花,邊嚼邊看,還是可以的。

當然了,單人電影還是可以繼續開發的。比如《金剛:骷髏島》之後,還一直沒有《金剛2》呢,按照《哥斯拉大戰金剛2》的尾巴,再去拍一部《迷你金剛的崛起》總是可以的,將老金剛進一步老了,必須要傳位給下一代金剛了。而且,對手都不需要走遠,繼續挖掘這一部失敗的紅毛大猩猩種族就行了。

再往後,養精蓄銳一下,再考慮好要不要開發《哥斯拉大戰金剛3》也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