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吹了,四個影帝也救不了這片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08

假期將至,端午檔開始發力。

13部電影扎堆上映。

既有本土新片,也有好萊塢大片來襲。

圖片

究竟有幾部值得看?魚叔就第一時間幫大家排雷。

第一部,就是《談判專家》

原因很簡單,最具黑馬之相。

還未正式上映,本片點映及預售的票房已經領跑榜單。

可見大家對它的期待。

圖片

也是。

劉青雲+吳鎮宇,時隔19年再次合作。

又是香港最拿手的犯罪片。

誰不想看兩位影帝爽快飆戲?

圖片

那麼,成效好不好?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

《談判專家》

圖片

圖片

上個月的五一檔,也有一部黑馬港片,《九龍城寨之圍城》

同樣是老牌導演+老牌演員。

一樣是港片最舒適的犯罪動作類型。

依靠前期大面積的點映,積累了不少好口碑。

別吹了,四個影帝也救不了這片

《談判專家》也是同樣。

從5月31日起就鋪開了大規模的點映,不少看過的人都給出了「港片回魂」的評價。

但必須承認,這「魂」有一大半是演員給回的。

拋開兩位領銜主演不談,本片演員表中幾乎個個都是老熟人。

華仔,劉德華不僅監製,也友情出演了較為重要的角色。

圖片

苗僑偉,當年憑藉83版《射鵰英雄傳》中的楊康一炮而紅。

和劉德華、黃日華、湯鎮業、梁朝偉並稱TVB五虎將。

後來暫別娛樂圈,下海從商。

回歸后又出演了《使徒行者》等高口碑作品。

圖片

楊偉倫,因為《正義迴廊》開始嶄露頭角。

圖片

還有鄭則仕、黃德斌、彭秀慧...都是愛看港片港劇人的老朋友了。

看到這些名字,就會有種莫名的安心感。

隨便數數,至少也有四個影帝。

至少,演技有了保障。

當然,一部電影好看,最基礎的還是故事。

《談判專家》在這方面也有著先天優勢。

本片改編自1998年好萊塢經典犯罪片《王牌對王牌》。

圖片

由「媽惹法克俠」塞繆爾·傑克遜與「下木總統」凱文·史派西主演。

兩人精彩的對手戲加上紮實有趣的劇本,讓這部電影成為不少人心中的經典之作。

圖片

卓文偉(劉青雲飾),一個資深的談判專家。

在順利解決一件銀行搶劫案后,與自己的妻子、朋友、同事一同慶祝生日。

生日宴上,卓文偉的好友面色沉重地告訴他自己正在調查一樁案件:

警察署內部,有人借警署福利基金會進行貪腐

之後某天深夜,好友又call卓文偉去碼頭,想要深聊一下。

圖片

沒想到等他抵達后,見到的只有好友的屍體,以及正巧趕來的警察。

之後,卓文偉家中又被搜出可疑的海外賬戶。

再加上他本人也是基金會的人員。

卓文偉從一個受人敬仰的前輩專家,成為殺害同事兼好友的殺人犯。

心知自己被人構陷的卓文偉衝到內檢部,劫持了三位同事和一名線人。

圖片

並點名要求另一名資深談判專家謝家俊(吳鎮宇飾)來與自己對話,要求查明幕後真兇,洗清自己的罪名。

一場發生在兩位談判專家之間的戰爭,由此拉開。

圖片

圖片

本片基本上對原片沒有做太大的改動。

甚至很多橋段與台詞皆為1:1復刻,因此該有的看點都還在。

其中最重要的必然是卓文偉與謝家俊之間的極限拉扯

圖片

卓、謝二人皆是談判領域的頂尖好手。

一個技巧高超,幾句話就能突破普通人的心理防線,讓對方毫無還擊之力。

一個擅長攻心,可以通過各種微妙的細節察覺對方心理弱點在何處。

這樣的兩個人對上,就是:

你一個動作我就知道你要做什麼,我一個眼神你就知道我要說什麼。

絕對的王牌對決。

圖片

只是,即便有了這些看點,我卻依然不願意將本片稱為好看。

原因很簡單,太老套了

首先是故事不新鮮了。

原作在當年確實是經典,但放到20多年後的今天,已經沒法給人帶來驚喜感。

其次是這些港圈演員,表演太模式化。

遠不如好萊塢原版兩個演員的表演解讀空間大。

塞繆爾·傑克遜亦正亦邪的人物特色,凱文·史派西曖昧神秘的表現張力,讓故事有了很大的可看性。

圖片

可在《談判專家》中這些都沒有了。

劉青雲飾演的卓文偉可以說是一眼好人,人物趣味度一下銳減。

再加上邱禮濤偏要在故事開篇就用一個閃回做了一個超大透底戲,直接交代了是何人栽贓周偉文。

讓這個角色身上最後一點灰度也被擦除了。

最後就又變成了看一個好警察如何自證清白的老戲路。

實在無趣。

圖片

而且,劉青雲他們雖然不能說演技差,但狀態也已經差了巔峰時期很多。

幾位主演幾乎都是60+的歲數,滿臉疲態。

在情緒激動或對沖利害的戲碼中,他們漲紅的臉和青筋暴起的脖子都散出一股力不從心的感覺。

圖片

誇張的是,邱禮濤還在戲中增加了許多追逐戲和打鬥戲。

看著劉青雲步履蹣跚地跳車、翻牆,真是叫人替他捏把汗。

圖片

難怪有評論說:

與其看這幾個老傢伙艱難打鬥,還不找邱禮濤藏在片中的私貨有趣。

背景電視中,黃家駒與李翰祥的去世新聞帶出了邱禮濤對於時代變遷的思考。

同時,他又用改寫謝家俊的人生經歷來暗含對社會的思考。

原作中,這一角色始終是一名警察。

但這部翻拍作中,謝家俊後來選擇辭職,成為了一名社工。

因為目睹了被生活逼到絕境的兩個老百姓自殺,讓他意識到:

在深層的社會矛盾無法解決的情況下,談判專家的角色其實無關緊要。

而系統的腐敗也讓所有被拯救的人質不過是一顆砝碼而已。

所以,比起事後處理後果,謝家俊覺得還不如從源頭就撿起問題。

圖片

這種思考本該可以走得更深。

但在本片中,卻簡化為卓偉文說謝家俊品行高尚,和謝家俊幫助一位老人的兩場戲。

整體氛圍跳脫出故事主線。

就像你在《暗戰》中穿插了一部《濁水漂流》。

爽沒爽到點,深又不到底,可謂割裂。

圖片

但平心而論,《談判專家》絕稱不上爛片。

它的確有經典港片的模樣。

只是放在當下這個時代,過於陳舊了

實際上,魚叔一直不能理解,為何許多人執著於「港片到底死沒死」這個問題。

回看這些年,香港人文電影一直在發力。

像是上文提到的《濁水漂流》。

圖片

還有《年少日記》《白日之下》《正義迴廊》《窄路微塵》...

這些觀照社會、反思人性的電影一直不斷推出。

更有一批年輕的影人力量不斷湧現。

他們用不同於人們所熟知的香港類型化的電影製作模式。

將目光聚焦到身邊人在大時代環境中的困苦與掙扎。

把創作與思考帶到了更加廣闊的地方。

圖片

至於人們口中「已死」的,是那些作為商業類型巔峰的經典港片。

不過,因為近幾年時不時還會有《毒舌律師》《怒火·重案》《談判專家》這樣的電影出現。

「港片回魂」的口號也逐漸被喊了起來。

只是,我一點也不想迎合這樣的情緒所在。

有個詞,總是被人用來形容黃金時期的港片,叫「盡皆過火,盡皆癲狂」

然而,現在許多港片,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過火。

精神內核上,卻顯得十分保守與老舊。

想想,近些年讓我們眼前一亮的類型港片,其實並不新穎。

舉兩個例子。

其一,是2018年庄文強的《無雙》。

周潤發與郭富城的精彩出演,反轉不斷的案件內容,看得人拍手叫絕。

圖片

但,這個故事與好萊塢經典懸疑片《非常嫌疑犯》十分相似。

庄文強自己也曾說過,這部電影其實借鑒了包括《非常嫌疑犯》在內的20多部電影橋段。

圖片

其二,是2013年麥浚龍拍攝的《殭屍》。

這部電影能夠成功,可以說完全得益於他完美「復刻」了香港殭屍片在其黃金年代的風範。

圖片

除了這些成功的例子,剩下更多的則是固化的套路與幾乎沒有變過的面孔相互串門子。

這種模式逐漸消解著類型電影本該擁有的活力。

其實看完《談判專家》,魚叔想起了這兩年備受爭議的金像獎。

比起劉青雲與吳鎮宇毫無意外的穩定輸出。

在片中飾演一名線人的楊偉倫的表現,倒讓魚叔感到亮眼。

甚至結合他在《正義迴廊》中的演出,我竟覺得,如果是他飾演卓偉文這個角色好像也不是不行。

圖片

只可惜,亦如金像獎上16提2小中(新晉導演、最佳剪輯)的《正義迴廊》。

楊偉倫在本片中的表演必然會被前輩的光芒所遮蓋。

可我還是忍不住想要問一句:

繼續這樣坐吃老本真的OK嗎?

畢竟,如果再不向前走出新的道路。

到最後,這些港片就真像片中那些透底的閃回一般,只有死路一條了。

圖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