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檔兩天於7月10日正式公映的《傳說》,又步《機器之血》《神探蒲松齡》《急先鋒》《龍馬精神》後塵,口碑票房雙雙大敗,「成龍=爛片」的公式,再次預判到了一切。
這部由博納出品,成龍、張藝興、娜扎主演,唐季禮執導,號稱「《神話》姊妹篇」的古裝奇幻動作大片,在正式公映前,就已有數天規模接近公映的大規模點映。
但從7日開始,本片就已經出現排片佔比和票房佔比倒掛,公映兩天票房不到1400萬,至今含點映總計票房區區5000萬出頭,預測最終票房只能以過億為目標。除了「假主演,真客串」的俄羅斯超級爛片《龍牌之謎》外,《傳說》將是成龍十多年來最慘痛的市場失敗。
這個結果恐怕不止是成龍粉絲或普通路人有所預見。
電影檔期從一開始傳言中的大年初一拖到現在,本應大肆宣傳的「AI製作年輕化成龍」在預告片中只出現幾幀,近一個月成龍在宣傳中的出場次數明顯偏少……這些反常各種跡象或許多少可以證明:連片方和成龍本人可能都對《傳說》信心不足。
歸根結底,還是片子太難看了。
《傳說》目前在豆瓣開分5.5,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影片的災難程度甚至不是這個評分所能體現的。
成龍近十年雖然爛片不少,但爛法卻是大同小異:都有一個過於簡單俗套乃至降智的單線條劇作,統一像是出自跟不上時代的古早老直男之手。
在這方面,《傳說》也是重量級。
復刻《神話》但劇本太爛,可謂東施效顰
電影號稱「《神話》姊妹篇」,幾乎每個方面都在原樣復刻炒冷飯。
同樣是考古學家+古代將軍由同一人出演的奇幻設定,同樣講述了成龍飾演的漢將和異邦美女的「跨國生死戀」,同樣有民族衝突、宮廷權斗和騎兵戰爭的類型噱頭。不僅完全複製了前作中成龍「出列式點兵」的名場面,甚至在結尾將《神話》中飾演女主「玉漱公主」的韓星金喜善拉來消費情懷。
其實《神話》當年受到的爭議也不少,比如歷史改編傳奇化、成龍年紀過大、古今時間線的轉換過於玄幻等等。
但憑藉著在世紀初尚算少見的超時空設定,撼動人心的愛情演繹,華麗悠揚的配樂(尤其是神曲《美麗的神話》),以及在當年足以傲視群雄的「大片大氣魄」,《神話》仍成為了一代人的美麗記憶。後續又衍生出胡歌主演的大熱劇版,可以說有一定的IP價值。
但《傳說》的成片效果,完全就是東施效顰。
娜扎在本作中代替了金喜善的生態位,飾演匈奴某部落的國王養女、大薩滿繼承人夢雲,並被許配給太子。太子之兄呼毒那(李治廷 飾)狼子野心,弒父弒弟篡位后,又要霸佔夢雲。夢雲母親被殺后逃出部落。
而趙戰(「年輕版成龍」 飾)和華峻(張藝興 飾)是西漢驃騎校尉霍去病(竇驍 飾)手下的副將。情同手足的兩人西征時和夢雲相遇,形成了「張藝興愛娜扎,娜扎愛年輕成龍」的三角關係。
而回歸現代,考古專家房教授(成龍 飾)和學生王靖(張藝興 飾)挖掘出匈奴古玉,隨後現代的兩人同時夢到上文所述的古代傳說。來路神秘的商人赫伯爾(李治廷 飾)想要搶奪古玉,獨佔匈奴寶藏,最終兩方陣營決戰,教授一行挫敗了赫伯爾的陰謀……
看古代部分,《傳說》像是「《神話》加《天將雄師》」的丐版套路;看現代部分,就是過時了不知多少年的奪寶喜劇動作大片模板。
兩部分合起來看,古今兩條線之間的聯繫又過於鬆散:相同演員扮演的今人和古人之間除了長相和性格相似,似乎沒有切實的聯繫,不知為何要設計這個古今交叉的幻想情節。
當然,《神話》里成龍扮演的學者傑克和將軍蒙毅也非同一人,但承載執念、千年不死的玉漱公主跨越古今,將傳奇和當代兩個時間以一種極盡浪漫的方式連接了起來,故而沒有《傳說》這種兩部分完全割裂的拼接感。《傳說》在這方面,真是一點功夫也沒有下,可見劇本邏輯之敷衍潦草。
《神話》的古代部分也不是沒有雷點,但朝鮮公主來秦和垂暮皇帝和親,將成為陪葬,護衛的將軍蒙毅與之生情,公主在地下皇陵等待千年的凄美設定,皇朝末世的破碎氛圍感,在此背景下各方人物的充沛動機和情感,感染力不知比《傳說》高出幾個星系。
在後者中,無論是宮廷情仇還是民族衝突,都刻板、膚淺、臉譜化到了極點,愛情、友情、家國情,都沒有任何力度和深度可言。
在《傳說》結尾客串的不止有金喜善,還有導演唐季禮本人,他客串一位遊戲製作人,稱本片講述的愛情故事「哀怨纏綿、蕩氣迴腸」——這個評價放到《神話》上還說得過去,但對於唐導自己就是唯一署名編劇的《傳說》,則有些過於諷刺了。
至於現代部分,更別說了,完全就是綜藝大電影級別。看開頭知結尾的所謂「陰謀解密」,水漫金山的台詞和表演,彷彿停留在八十年代的無聊笑點,專門寫出來供直男意淫的倒貼女助手欣然(彭小苒 飾),都令人如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針氈。
技術上的醜聞和災難
如果《傳說》的毛病只是停留在以上所說的劇本層面,《傳說》的糟糕程度或許也只是《功夫瑜伽》這種級別:套路平庸過時,但大場面、動作設計等不乏亮點,至少能滿足「成龍式大片」的工業標準。
然而,《傳說》連這些也沒能做到。
時長和規模兼具、但缺少記憶點的馬戰大場面;因飽和度過高導致廉價感十足的影樓風、頁游式調色;偶有巧思(比如張藝興的弓刀兩用武器),但整體不算出色的動作設計;成龍本人親身上陣的只有一場略顯潦草的結局大戰……有些亮點,但槽點更多。
總體上,成龍式大片的畫風,是越來越像氪了金的高配網大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
最最不能令人接受的是——本應是最大技術賣點的「AI年輕版成龍」,讓《傳說》從一部平庸爛片,「升級」到了醜聞的級別。
年輕版成龍剛剛出場,你一下就能明白,片方為什麼要在預告片里有意減少這張臉的戲份——換臉效果實在是太災難了。看物料已經覺得假的朋友請放心:正片放在大銀幕上,觀感還要再糟糕上十倍。
要明確一點:無論是年輕化特效、特效化妝還是虛擬人物製作,在當代商業大片中都不是什麼新鮮東西,而且技術也已經比較成熟。
好萊塢有《角鬥士》(2000)和《速度與激情7》(2015)用CG讓中途去世的演員繼續「出演」,《愛爾蘭人》(2019)和《雙子殺手》(2019)給明星主演「特效減齡」,國產的《流浪地球2》(2023)也製作了年輕版的劉德華和吳京,這些案例的效果都已經相當自然、生動。
《傳說》不同於以上作品的CG逐幀製作,而是採用AI換臉。我們有想過這種技術手段會偶有瑕疵、違和感。
但萬萬沒有想到,《傳說》中的「年輕版成龍」,其質量跟全網隨處可見的Deepfake(深度偽造)換臉小視頻、3A遊戲的過場CG幾乎處於同一水準,也就比B站鬼畜區的「換頭」搞笑視頻高些——但也高得不多。
磨皮過度、邊緣模糊不貼脖子和輪廓;表情獃滯極不自然,眼神飄忽,該哭的時候都像笑,幾乎不能承擔複雜情緒傳遞的功能……張藝興、娜扎兩位「偶像派」的「演技」,和這位「27歲成龍」一比,在神態和情感的豐富程度上,都能降維碾壓,完全就是真人和遊戲角色的區別。
甚至,片中還出現了遠景鏡頭根本沒替換的烏龍,真是跌破下限。這樣的年輕化,這樣假到不行的拙劣換臉,足以令人神共憤!
作為一部明顯投資不低的華語大片,同時也是具有標誌意義的成龍首次「換臉」,《傳說》的效果居然差勁至此。成龍自己就是一個國際IP,肖像權被這樣糟踐,不丟大哥面子嗎?
我們可以設想出許多種情景,比如成龍在簽合同時,自己可能沒預料到換臉效果會如此災難,或是影片後期資金無法到位,導致退而求其次犧牲效果……但不管有什麼困難,年輕成龍的臉,都是《傳說》最應該花大錢做好的地方;無論背後有什麼「苦衷」,將這樣的形象搬上銀幕,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唐導,你還挺好意思的)
也沒太多可說的了,只剩嘆息
在三個月前,我們在成龍七十壽辰之際出了一篇題為《大哥七十,「過氣」的成龍電影,還有希望回春嗎?》的文章,文中點出:「(在過去的十年裡),大哥把自己困在劇作劣質的『成龍式大片』中,因機緣和傲氣,錯過了太多突破自我的機會。」
而《傳說》體現出的,就是大哥在這條「晚節不保」的道路上又滑行了一大步。影片不僅體現出全方位的的過時,更是連基本的工業素質都丟掉了,毫無誠意,觀感堪稱災難。
可以說,《神探蒲松齡》和《急先鋒》的慘敗,給成龍粉絲帶來的「丟臉」和挫敗感,都不一定比得上《傳說》。
至於對大哥晚年生涯的未來展望,從媒體到粉絲,還是只能說出「大哥要有跳出成龍式大片模板的魄力」這種無力的套話,也是被一連串的失敗堵得有些說不出太多話來了。
《論語》說人過七十可「從心所欲」,祝大哥自己開心就好,也祝唐導能夠儘快頤養天年。至於投資方,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整出這種東西實在是折磨觀眾、浪費資源,也無助於電影工業發展,不管賠錢還是被罵,都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