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不知其苦。」
「假設王家衛有一天投身微短劇……不,三體人降臨地球都比這可能性大。」
——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王家衛是拍電影的,我不知道電視劇里也有他。」
很多跟王家衛合作過的演員在看到《繁花》時,大概都會這麼想。
前兩天PAPI醬開玩笑說拍戲時光吵架就吵了三天,王家衛邊看邊樂。
話是這麼說的,不同的人聽來有不同的滋味。
此時王家衛執導的首部電視劇《繁花》,已在今年第29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拿了最佳劇集獎,主演胡歌奪得最佳男主角獎。
讚譽《繁花》是一種正確,儘管即便到今天,某乎上關於《繁花》的爭議依然激烈。
不喜歡《繁花》的人會說「華而不實」「像民國諜戰劇」「堆砌華麗而已」。當然,反駁者,或者不屑者也會予以回擊:
「你不懂藝術」。
不止是畫面和劇情,對於1990年代初中期的上海情景描述,不同的人也會提出質疑,認為「那時候的上海被拍得太好了。」此言一出,上海本地人,包括「新上海人」就不樂意了。措辭之激烈,態度之鄙夷,已經上升到「地域黑」的程度。
要說上海人在《繁花》上有多團結也談不上,因為一群「滬語警察」同樣也在挑剔劇中人物的上海話正不正宗……
以上,也反映出《繁花》的影響力之大。
王家衛也許無法讓年輕人全面認識過去的一個時代,但起碼「排骨年糕」著實火了一陣。今年年初,某書上很多小姐姐都在打卡「排骨年糕」,排著老長的隊,去各種「祖傳排骨年糕」店等一籠「汪小jia同款」,好不好吃另說,至少能感受一番汪小姐的心境。
今天,這些小店大多恢復了往日的主營菜單,能掙到一筆意外之財,都要感謝王家衛。
唯有《繁花》和他自己,依然是被爭議的話題。
喜歡《繁花》的觀眾一定豎起大拇指贊一聲「嗲!王導磕品質!」。
與他合作過的人,尤其是投資方,大概會搖頭苦笑。
包括已故的鄧光榮先生。
咬牙切齒
「《XX》籌備X年,拍攝X年,投資X億……」這種簡介在很多影視劇的前期宣傳中都有體現,我對此已經無感,甚至在某一刻,我認為這麼介紹的項目質量一定不會高,就像「訓練X年,片場受傷」之類的,大概是公式化噱頭。
但如果導演是王家衛,我信。
「《繁花》籌備六年,拍攝三年,投資五億……」
這是他能幹得出來的事。
一般拍戲無非就兩種結果,要麼賺錢,要麼賠錢。
請王家衛拍戲,還有另一種結果:
破產。
1988年,鄧光榮給王家衛一次執導的機會,請來一眾明星拍了他的處女作《旺角卡門》,讓鄧光榮賺了幾百萬港幣。他再讓王家衛繼續拍戲,這次陣容加磅,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德華、劉嘉玲……拍出一部《阿飛正傳》,結果鄧光榮投資的4000萬港幣打了水漂,還直接導致自己的影之傑製作有限公司破產,據說鄧光榮本人當場被送進醫院。
然而《阿飛正傳》在1991年第十屆香港金像獎上囊獲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等在內的五項大獎。
接著高潮來了——
鄧光榮上台演講。
強顏歡笑的鄧光榮硬撐著講完話,最後說了一句:
「我自己辛苦不重要了,反正我命就這樣。」
他是對台下的王家衛說的。
「拍戲拍到差點把老闆送走」,成了王家衛藝術人生中最「耀眼」的光環。
所以今天看這段「野史」,不由得讓人讚歎鄧光榮的胸襟——
不管他後來陷入怎樣的輿論風波,就識人用人這一塊,他還是有氣度的。
要是換了其他人,搞不好自己在「走」之前順帶把王家衛一塊「帶走」了。
不過和王家衛合作過的演員們也許不認同鄧光榮的大度。
很多年後,劉德華和梁朝偉在《藝術人生》一期群訪中談到與《無間道》導演劉偉強和麥兆輝的合作感受時,兩人直誇「導演懂事」,他說:
「我們演完戲,很少NG,通常都是拍完一條,就看到導演一直誇『好!好得不得了!」
說完全場觀眾,包括導演和主演們都在笑。
他說完這番話時,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們合作過的王家衛。
因為「一次過」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王家衛身上。
他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叫「七日鮮」的時代。
什麼意思呢?
就是從寫劇本到拍攝,通常只有七天。
老闆、演員都恨不得一天拍完一部電影,第二天上映,午夜場看完就賺錢。
所謂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其中同樣摻雜不少水分。我相信後世的許多人在重看一些老電影的時候亦有感觸:
題材多、花樣多、演員多、話題多。
但拿到今天看,如果拋開「光環」,毛病也多。
現在的觀眾見識的東西同樣繁雜,不少人漸漸了解了人物之間的內在關係,推動劇情的角色背景……等等這些,王家衛算是那個時代中少數帶有某瓣屬性的導演和編劇之一。他拍的電影經得起推敲,但缺點很明顯,也很致命——
慢,令人髮指的慢。
今人分析王家衛為什麼如此氣定神閑時,還給出了一些藝術之外無法反駁的理由:
家境優渥、父母不用贍養、老婆能養家……
不管是否刻薄,王家衛確實有拍戲慢的條件。
只是一般人受不了。
不知其苦
黃百鳴對此最有發言權。
作為「開除王家衛的男人」,黃百鳴是善以「快速出本」的電影人,不止是他,很多香港電影人都是多面手,演戲、寫劇本、做音樂都能獨擋一面。
唯獨王家衛在新藝城混了幾個月寫不出一個劇本,老闆黃百鳴火了,直接把他開了。
後來才有了鄧光榮的一「劫」。
大佬鄧光榮沒有為難他,類似《歡樂英雄》里被郭大路救下的鏢局鏢頭,人家乾脆給王家衛磕一個:
「你幫我賺了錢,也讓我破了產,咱們兩清了。」
然後,王家衛和劉鎮偉一起成立了電影公司,接連拍出了《東邪西毒》《重慶森林》《花樣年華》等電影。
其中《東邪西毒》就拍了三年,幾位主演在內地拍戲時都拍懵了,梁家輝拍了幾個月都不知道自己在拍什麼。「合伙人」劉鎮偉覺得大家被折磨得差不多了,索性用電影原班人馬和差不多的故事背景拍了一部《東成西就》,王家衛這邊還在拍著戲,那邊劉鎮偉電影上映了。
《東邪西毒》拍了三年,投資四千萬港幣,一度拍到沒資金。上映后票房只有一千多萬。
《東成西就》只拍了二十七天,成為1993年票房前十,收穫兩千多萬港幣的票房。
同樣,前者獲得了第31屆台北金馬影展最佳攝影、最佳剪輯大獎,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和最佳服裝造型等大獎。
嗯……
很難理解王家衛和劉鎮偉這兩個風格不同的導演是怎麼成為好朋友的。
在鄧光榮手下時,兩個人還合作編劇了《猛鬼差館》系列,第二部里兩人也都出了鏡,可以理解為王家衛彼時還沒有戴墨鏡,找不到「本體」。
等他戴上墨鏡后,王家衛才真正成了王家衛——
以拍戲慢著稱的王家衛。
2001年,王家衛籌拍《一代宗師》,一拍十二年。
期間葉偉信的《葉問》上映,這個大IP一下火了。
王家衛老神在在地說:
「不著急,我拍的和他拍的不是一回事」。
後來《葉問》系列出了好幾部,王家衛還在開平影視城搭景拍戲。他說這場雪景拍得不行,等第二年下雪的時候再拍……
期間獲得成就:
張震活活練成了八極拳冠軍。
達成類似成就的還有《2046》里的木村拓展,這部電影拍了五年,生生把一個單身漢熬成了兩個孩子的爹……
終於,王家衛憑藉《一代宗師》獲得了2014年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好吧,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時人評論王家衛,大多是溢美之辭。如「經典永流傳」或「每個鏡頭都傾注了心血」等。
但我卻有些來由地想到另兩個又被人遺忘的課題:
製片人中心制和電影工業化
王家衛,怎麼看都跟這兩個課題不沾邊。
上文提到他自帶的某瓣屬性,恰恰也與業界追求的時效性和經濟性相悖。這種矛盾本質上就是「小眾文藝」和「大眾娛樂」的矛盾。
今年我聽某位導演說過一類現象:
如果一部電影在某瓣上評分很高,那完了,這電影不賣錢。
如果一部電影在某瓣上評分較低,甚至很多瓣友挑刺,票房一定不會差。
也許不絕對,但能代表關於一定的市場現象。
如當年香港電影「七日鮮」時代,懂得抓時機,抓速度,抓演員的一群導演,背後都是老闆在盯著票房成績。今天也一樣,只是「草台班子」公司化、集團化、規模化,陸港兩地市場逐漸一體化。但再怎麼變化,王家衛都是一個另類。
簡單例舉一些劇組日常,就能看出他的「磨人」程度:
劇組開工,每天都是人吃馬喂,從道具服裝到小車班,外景聯絡、人員住宿餐飲,開不開機都在花錢。前面提到王家衛用一年等一場雪景,有人可能會說「那劇組暫時解散,該幹嘛幹嘛去」,誠然理論上是沒錯的,但置景怎麼辦?來年統籌調度、來回交通、道具租賃又是一筆費用。
拍過戲或有過劇組生活經驗的人可能會懂我的意思,這其中形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和重複消耗,換作任何一個製片人和投資方都得瘋。
其中還不包括劇組拍到一半停工,等再拍時有些部門人員變更,還得重新招募、磨合、衡定人員開支等不可預知的時間成本。
換言之,別人在頌讚一部作品精益求精的同時,可能是製片人、投資方以及劇組財務的崩潰。
這麼一說,也許大家能略微懂得王家衛之所以「另類」的原因:
不在其位,不知其苦。
這個苦,是影視行業大多數人對他的欽佩和……敬而遠之。
排骨年糕
「不能因為他是王家衛,他做什麼都是對的。」
有人如此評價道。
作為電影藝術極端呈現的另一位人物:
王晶
他和王家衛之間作品的對比也很強烈。
王晶的電影作品一直都是「七日鮮」的典型代表,「XX天拍一部戲」,演員和劇組拍戲拿錢,趕赴下一個劇組,大家都感謝他。他也很開心,因為有些作品確實賺錢。
現在倘若把王晶的很多作品「稀釋」一下,還可以拍很多微短劇。
實際上王晶是最符合「電影工業化」這個課題的人物,只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至少他做不到「吵架吵三天」這種事。
三天?三天拍一半了都。
所以當年《追龍》上映后大家都很驚訝:
這是王晶的電影?不錯嘛!
後來《追龍2》再上時,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這才對嘛!是這個調調。
那王家衛在幹嘛呢?
按時間線算,他在拍《繁花》,起碼在籌備中。
想想就讓人抓狂。
也許導演們都希望像王家衛一樣,拍一部拿一次獎。但身涉其中,未必得見自在。
包括演員。
《東邪西毒》拍一半拍到沒錢,張國榮去拉投資讓王家衛繼續拍。梁朝偉被他折騰了幾部電影還願意繼續跟他合作,不少演員都會說「跟王導合作,對演技有提升」。
能真正堅持下來的,才叫「說話算話」。
持同樣態度的,還有投資方:
如果大家都像王家衛那樣,別說掙錢了,餓都餓死了。
所以搞創作的和評論的,總是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
就像現在拍微短劇的人,誰都知道這東西在瓣友眼中很「低端」,但賺錢是第一目標。沒有錢,談藝術作甚?
假設王家衛有一天投身微短劇……
不,三體人降臨地球都比這可能性大。
關於王家衛的藝術成就和市場價值,以及影視市場從中可以借鑒的參考意義,可能還需要多維度的審視。無論如何,他的首部電視劇《繁花》確實在文化層面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和話題性。
但我仍保留一部分立場,包括對一項影視項目的投入產出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的考量。
至於畫面的藝術……
相信我,大多數人在意的,還是一籠「排骨年糕」是否有助於自己的賬號能否獲得點贊、評論和關注。
這是不同的時代給予一部作品的不同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