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什麼時候丟失了「超能力」的? 加载评论...
資訊  2024-06-02

電影《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描述了上小學三年級的朱同在適讀學校經歷的難熬的一天,從找家長簽字到寫檢查的每一次挫折,朱同都用他天馬行空的想象來巧妙化解。這樣童真的「超能力」,也引發了許多觀眾的強烈共鳴。

《今日影評》邀請到了心理諮詢師馬騁,一起從心理層面走進朱同的內心世界。

朱同的神秘超能力

朱同是誰?電影里的他是一位散漫、淘氣、喜歡開小差的三年級小學生,讓父母既無奈又擔憂。然而他也是一個擁有超能力的孩子,朱同的超能力——便是能夠扭曲現實的想象力。

考差的試卷需要家長簽字,他想象出一隻鵜鶘小偷將其偷走,扔進垃圾桶;面對老師的恐懼,他想象出班級門口有一個外星人帶走牛老師,從而避免尋找那份並不存在的試卷。

不想帶回去的空白試卷,他想象出廁所中有一個吃紙怪獸,只有交出試卷自己才得以離開;在學校遊盪時,他幻想自己擁有隱身術,可以融入牆壁中,躲避校長以及檢查團的詢問。

朱同對自己的生活充滿著豐富的幻想,而這些超自然的事情發生,卻也正好解決了他眼前的麻煩。藉由朱同的天馬行空想象,影片營造出了一種快樂而又治癒的氛圍,也許所有事情,只要維持一個快樂的心態到最後都可以迎刃而解。

心理解讀:高壓下的「退行」防禦機制

對於影片中朱同天馬行空的想象,心理諮詢師馬騁表示這其實是一個孩子在高壓和高恐懼下做出來的保護自己的行為,心理學上概念叫做「退行」。

雖然朱同是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但從心理發展階段上來講,他表現出來的妄想的心理功能反映他仍然還處在嬰兒時期,所以朱同在電影中對抗壓力的方法是非常不成熟和不現實的。

造成朱同這樣狀態的原因,馬聘推測可能是朱同的成長過程中單親家庭的影響,電影中從頭到尾沒有出現過他父親的角色,表明了朱同也許是一個在單親家庭出生,是由姥姥姥爺帶大的,他的父母沒有過多地給予他關愛以及幫助他成長,以至於讓他的心理還處在一個嬰兒的階段。

朱同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從來不主動求助,王珞丹飾演的老師給他了一個雞蛋,他想象成了「燈泡」,看成了生命中的「光」,證明了他內心是渴望關愛,但缺少力量的,說明了在成長的過程中,朱同缺少大人的關愛、支持和肯定。

好在影片的結尾朱同變回了那個內而外散發著開心的笑的陽光小學生,這個笑一方面來源於他回到了以前的學校,回到了一個適應的環境中,另一方面來源於體育老師無意當中給他的機會,讓他能夠成為廣播操比賽的一員去展示自己,所以當他終於被別人關注並且認可,他的自信心就會強一些,不再使用幻想的退行防禦機制去保護自己。

關注心理健康,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電影《朱同在三年級丟失了超能力》在5月25日這個特別有意義的日子上映,5月25日也是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日,「5.25」諧音「我愛我」,意在提醒學生們去關注心理健康,珍惜生命,關愛自己。

身邊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有抑鬱、焦慮等情緒障礙,歸根結底是很多學生的情感被忽視了,就像影片中朱同被選去參加了廣播操比賽,他自己是難以置信的。在老師眼中孩子是一群,但是在孩子眼中,老師就是唯一,所有的孩子都是希望被看到、被肯定。

這部電影也特別推薦家長們去觀看,希望現在的大人能夠看看身邊孩子的閃光點,不要用一個行為的結果去簡單地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了解在孩子的視角下,他們為什麼會做出一些看起來很難理解、很荒誕的行為,當我們給孩子足夠的情感關注的時候,每一個孩子都會成長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這一部送給成年人的「兒童節禮物」,有些荒誕又有些離奇,讓人們會有機會可以坐在影院里好好地回味一下那些已經逝去的、美好的年少時光。